大乘的“信”怎么启发?

2023-11-27 21:3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01

要积累很多资粮,

才能上升到大乘的修法

      FORIQINGLIANG


图片


佛陀来这个世间救度众生是不容易的,佛陀开口讲法,为每一道众生讲法也是不容易的,而且说越殊胜的法,就越不容易。

因为我们对人天乘的法好像还能听得懂,但到了大乘就不一定了。就像从小乘的角度讲布施,你的感受就很亲切,在任何人群里,你只要布施给大家,大家都会高兴的,你也会心情愉悦,就可以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布施的快乐和修布施的人所获得的资粮、心灵的富贵。

但对于大乘的布施波罗蜜,我们就很难感受到它的功德了。除了有布施这种高贵的行为,还要具足宝贵的空性见,要三轮体空,这就难了。我们要积累很多资粮,才能上升到大乘的修法。同时,如果你真实地修道,有一天具有大乘布施功德的时候,这又是小乘无法想象的。

我们说藏通别圆,藏教是见不到佛的,他看到的佛也只是大阿罗汉。到了通教以后,到了大乘,才有如来藏、佛的状态。



大家想不想修小乘?

想不想出离三界?

想不想修大乘,令众生都解脱?

想不想转染成净、转凡成圣?

都想的。


FORIQINGLIANG

图片




所以,我们要有出离心,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要求解脱三界,然后修因积果、戒恶修善、忏悔习气罪障……但这还只是声闻缘觉的修法。


如果能深入法性,什么时候空性现前了,证得了人无我的智慧,这就相应于小乘果位了。如果以此为因,再增上、丰富,福德再多一点,大乘的空性就会现前。


大乘已经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了,如果我们精进,根性也好,也具足了一些殊胜的功德,那还有更殊胜的法,自利利他也就更广大。


如果你有果乘的见,看任何人不看他的凡夫相,看一切众生的佛性都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诸佛是无二无别的;哪怕我们面对的是娑婆世界,但你也看它的法性是清净的,跟极乐世界是无二无别的,这就是真正的不二法门。




02

       怎么启发这个信?

      FORIQINGLIANG



图片



什么叫大乘?

大乘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于这个大乘起信?

怎么启发这个信?






界诠老法师讲解了《大乘起信论》,什么叫大乘?大乘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于这个大乘起信?怎么启发这个信?


我师父经常在没人的时候告诉我:“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你要学念佛法门、修净土宗,就要找一个念佛成就的善知识;你要参禅,就要找一个参禅成就的善知识。不管学什么,都要找一个有修有证的“过来人”。


图片


师父虽然没有跟我讲很多,但他老人家每一句话的份量、背后的功德都是充满的。当师父真心跟弟子讲一句话的时候,这句话的内涵、功德力就深植于弟子的心灵世界,就深植于弟子修行的菩提大道上。


我也曾经求学过,知道法是很难求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也把自己所知道的注入到你们的生命里去,把佛法的道理讲出来,不讲出来的话,悟个一百年也悟不到的。


《大乘起信论》里讲,信心的成就需要经过一万劫的时间,但同时,这一万劫也不是一定的,我们听闻佛法,就不是超越百年的问题了,而是超越多少劫的问题。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念佛要念到梦里去
· 师徒之间如何做到心心相印
· 那些师徒间的永恒片段,是我们解脱到极乐世界的通道
· 勤修戒定慧
· 这一念觉悟,是我们无量劫的善缘成就
· 与佛,来一场“双向奔赴”
· 这个话题没有攻克,修行就很困难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文殊菩萨?
· 习气就是轮回,“我执”就是三界
· 净旻法师:佛教中国化的当代课题
· 憨山大师 | 终日妄想浮沉,念佛不得受用
· 与佛菩萨不期而遇
· 快来看看,这个说的是不是我们?
· 设定我们的人生目标
· 最究竟的皈依境
· 这个温馨的日子,你拿什么作为感恩语?
· 斯时诸缘具足,当生大欢喜
·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扛着你走过那段最难走的路
· 【梦参长老法语】你有这么一念心,就使你度过一切灾难
· 一人成就,无量众生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