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本是和佛陀一个家族的人,看到很多弟子都恭敬供养佛陀,他就特别嫉妒生气。
有一次,他用酒把一头大象灌醉,准备用它来伤害佛陀。可是当这头醉象准备去袭击佛陀的时候,突然就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呢?是佛陀以菩提心的力量降伏了醉象。
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多生累劫中深深地思维、观察,发现唯有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益,依靠它,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佛果。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和死这两件事。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流转是无边无际的,而能摧毁众生死主的胜妙甘露,就是这颗菩提心。
三参法师开示
依着佛的教导,你做到一分,身心就会改变一分。
什么叫菩提心?利益他人的心,把别人、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
为什么说不要自私自利?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发起菩提心的人,他的精神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已经能摆脱身体狭隘的束缚,他是一个真正能征服自我的人。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还没有看到真相,盘踞在自我的狭小堡垒里,而这个堡垒在无常这个敌人的摧残下终将毁灭。但他还是缩身在里面,他注定将是苦的。
一个发起菩提心的人怎么样呢?已经超越了狭小的自我业力的躯壳,已经能够掌控它,已经能够藐视自我,已经能够向诸佛的境界进步。
一个生命已经足够智慧和强大,已经看破了局部的、短暂的自我存在,已经能够把自己融入到永恒的光明中去,这就叫菩提心。
发菩提心时,要“如昔诸善逝”,就是像过去所有的佛一样,转凡而成圣,转自私自利而发起菩提心。
利他的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生命目的,这就是好人乃至圣人的基础。“先发菩提心”,过去一切佛就是从转变心的方面入手,“心”转变了,再循序渐进,所有能够利益众生的方法都去学习。所以,佛法是以利益众生为发心的。
“如是为利生”,“如是”,就是我今天也像诸佛一样,也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发起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这是给自己定的很大的一个功课。所以,学佛不需要其他人管的,你心里面有这个愿,就依愿庄严自己的道场,积累成佛的资粮,这个功课只有你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没有办法替代。
发了一个菩提心,福报变了?
冬吃萝卜清热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