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妙法莲花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当日月净明德佛遇到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这样舍身供养、行大精进的弟子时,祂内心的那种大欢喜我们能体会吗?
有这样一个弟子,什么都可以咐嘱给他,交代给他,他可以接你的班,你可以安心下班。这种骄傲和喜悦,每个师父都渴望体验。
其实,除了师父会心生喜悦,作为弟子,生起如法的心后,自己也会高兴得不得了。甚至有时候宁愿就在这样的心的状态中速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怕万一哪一天业障来了,烦恼来了,就又掉入六道轮回了。
为什么我希望大家经常忆念师公?因为他老人家福慧圆满,你看了就会生欢喜。有欢喜心的时候,以师志为己志,越忙越开心。
但我们毕竟还是凡夫,会时不时被凡夫的业障和烦恼影响,会用凡夫的习气去揣度和评价他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师父。
这时候,作为师父也会无奈。师父的心很真挚,视一切众生皆如父母,但“父母”不领情不配合,常常让师父碰一鼻子灰,结果很可能是师父没有度了“父母”,“父母”却把师父给度了——“算了吧,我先解脱吧。”
师父其实很想告诉弟子:一个好的修行人,不会把他人的弱点变成自己的缺点,不会把他人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罪业。当我们看到听到所谓的恶业时,首要的是自我忏悔。
因为你所看到听到的,只有在娑婆世界才有可能发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这就证明了你在娑婆世界,这是你的业报。而五浊恶世一切众生的习气都跟我有关,这是我们共业所生的世界。
何况有时候你认为的“不对”、“不好”,恰恰是别人对你的一种提醒,是在为你演示无量劫来你所做过的恶业。这时候,如果你懂得忏悔,生生世世的恶业就能得以清除。
这五浊恶世就像没有边际的一片荒漠,你身处其中,被自己和众生的业力包围着,内外交煎,怎么冲出去?除了理性,还要勇猛,除了勇猛,还要有大悲情怀,把在这娑婆世界遇到的所有人事,都变成佛法,变成功德,变成增上缘。
所以,我们要向药王菩萨学习,一心沉浸在佛法中,用佛法的智慧灌顶,以佛的法身慧命替代“我”,把整个身心投入在佛的智慧中燃烧,然后,以此光芒照耀更多的世界、更多的众生。
药王菩萨以火燃身,这火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火。人类自从找到了火,生命就向前进了一大步;而凡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是能否找到智慧的火。我们来五台山就是来求智慧的火种的。
如果般若空性的智慧生起了,那所有一切的善法乃至不善法都能在智慧火中得到净化,得到升华。智慧火是关键,智慧越高,见地越高。
就好像师徒之间,当弟子面对师父时,以小乘见地来见师父,他眼中就是小乘的师父,以大乘见地来见师父,眼中就是大乘的师父。
师父没有变,但每一个弟子都有自己的心灵世界,有自己的修行层次,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师父,在每个人心里的投射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在你净化自己的心灵之前,是因为业障;净化自己的心灵之后,是因为功德。
功德越大,师父在你心里越不一样。
——三参法师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