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修行的漏洞规避掉

2023-11-29 21:31: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FORIQINGLIANG



大家学习戒律,如果有见闻疑,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忏悔。一忏悔,自己的心马上就得清净了,而且,让其他人听到又能起到示范作用。这既是给自己消业障,也加持了别人。僧团就是这么奥妙。


一个人来到庙里了,实际上,常住特别想护念他,也特别想关照他不要犯规矩。他自己也怕犯规矩,但他不知道什么叫规矩。所以,我们既要告诉他一些,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人一来,你就讲很多规矩,这样容易把他吓跑。


有的人就是因为怕,所以不学戒律。这个心态也不对,学了戒律,我们知道标准了,能做多少做多少。就像走路一样,如果这条路坑坑洼洼的,甚至有坑、有下水道,再有点水,你根本看不见,那就要很小心了,因为任何一个障碍都有可能让你跌倒。如果还有很好的仪器,能让你看到地面的高低凸凹,那你就可以避开这些陷阱。



图片


佛的智慧就像这台仪器一样,可以提前把修行的漏洞告诉我们,让我们规避掉。并且,这台仪器越高级就越高清,这就是佛弟子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戒。


所以,面对戒律,首先我们不能抵触,也不用害怕。戒律里还包含了很多智慧,我们要在以后的修行中慢慢去更加细致地领会。


图片


图片


在信佛的环境里,信众有一定的佛学修养,往往会尊重出家人。但如果换一个氛围,别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这种信念,那出家人值不值得恭敬,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人格表现。


有一位师父在当时是中国的“五比丘”之一,他们有五位是去斯里兰卡留学归来的。这位师父后来到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属于基督教徒居多的国家,所以,他不能指望别人来供养,那怎么办呢?他就开始打工,挨家挨户送牛奶。


他穿着出家人的僧衣,剃着光头,外国人没见过这样的装扮,并且他每天送牛奶时都笑眯眯的,外国人看到就觉得很有意思,甚至还有外国老太太把他叫过来,亲了他一口,她觉得这位师父可爱。他们虽然不知道他是和尚,但觉得这个人很好。他在一个不同的文化圈,就这样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图片


图片



我常常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汉族并没有佛教文化的传统,佛教文化在社会的普及度也不高,所以,我们出家之后,是需要用自己的修养来赢得社会的尊重的。即使出家人是人间福田,功德很大,这也是要我们修出来的,让别人能够感受到这份功德。


所以,我们学了戒,既不要拿着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要因为懂得了一些戒学的知识,就让自己的我执更壮大,也不能因为自己持多少戒了,道德方面自我要求高了,就要求社会上的人来尊重我们。一个出家人身贫道不贫,这个“道不贫”是要从自己内在的修证延伸出来的,是从自己的受用延伸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善知识的恩要怎么报?
· 梵呗的功德利益 | 准提咒
· 不要辜负殊胜的法缘
· 时间是一定的吗?
· 于他而言,写字就是修行
· 是什么力量,降伏了袭击他的醉象?
· 降伏自己的心
· 你安心了,佛菩萨的加持就在头顶之上
· 大乘的“信”怎么启发?
· 为什么念佛要念到梦里去
· 师徒之间如何做到心心相印
· 那些师徒间的永恒片段,是我们解脱到极乐世界的通道
· 勤修戒定慧
· 这一念觉悟,是我们无量劫的善缘成就
· 与佛,来一场“双向奔赴”
· 这个话题没有攻克,修行就很困难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文殊菩萨?
· 习气就是轮回,“我执”就是三界
· 净旻法师:佛教中国化的当代课题
· 憨山大师 | 终日妄想浮沉,念佛不得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