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看老祖先教给我们的“护身大招”

2023-12-20 00:0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01.

黄帝体悟的圣王之道







图片



五千多年前,黄帝封禅于泰山后,苦苦思考着治理天下的方法,但一直不得其解。


有天夜里做梦,他到了一个叫华胥国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民分别心非常轻,有些还有超自然的能力,而且他们的道德也很高,大家都活在道的状态里。梦醒之后,他忽然就懂得如何治理天下,之后几十年国家大治,最后自己也修行得道,飞升天界。


有道,自然就会有德。德是道的用,道是德的体,有了道之源泉,源头活水,德用无方,德自然就会大化于天下。


中国的三皇五帝,几乎都跟道有关,都是道的模范,是体解大道的人。圣王的品格中最高的部分就是从地球文明的个体升华、链接、融入到宇宙文明的序列中。


所以,保持仰望星空的姿态和心灵的自由就显得尤为重要。黄帝就是一个得道的人,他和岐伯对话后在人间留下的《黄帝内经》不仅弘扬了医术,也蕴含了人生的大道、人和天地的微妙关系。



02.

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图片



中医里面有一个理论,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句话就来自《黄帝内经》里黄帝跟岐伯的问答。




黄帝内经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图片



疫情总的可以分为五种:心、肝、脾、肺、肾。这五种疫病共同的特征就是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大人小孩症状都差不多。所以黄帝问岐伯,如果先不讲治疗,如何能自我防护不被感染呢?



岐伯曰: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

这其实就是说,最好的特效药就是我们自己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什么?岐伯在这里讲的是“正气”。“正气存内”是不被感染的有效方法。


“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

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正气从天上下来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才能得到?心要清净。“天牝从来”,当我们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内心清净放松之时,就会感觉到天上的清气入到大脑之中。

 

“复得其往”,当大脑保持着跟天交相感应的状态,就像它在跟天的纯阳之气一来一往地呼吸,这时大脑就处在正能量的状态。 

 

“即不邪干”,邪的就不能感染到我们了。


下面岐伯又用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

“即室”,就相当于静下来。一个人静下来了,身心得正,就好像在禅堂里面一样,这就叫“有室”了。

 

人如果心散乱,即使坐在房间里,也像在外面跑一样,所以,先要把身心安住。然后 “想心如日”,观想自己的心犹如红日映照。

 

到这里为止,岐伯所讲的,大脑要跟正气相往来,心要正,要想心如日,都是一种总的状态。“欲将入于疫室”,如果你要进入瘟疫传染的高风险区,比如医生要跟患者打交道,怎么办?下面是更具体的方法。




03.

具体的观想方法








“先想青气自肝而出,

左行于东,化作林木。”



图片


观想肝气化作林木肝属木,观想从肝里有一道青气出来,左行于东边变出森林。


这个太高级了,就像新冠病毒的来源很多是蝙蝠神,观想它们都回归栖息在林木上。这是一种化解,实际上就是把负面力量消散,让它有个归处,这样它就不需要进入你的肉体世界了。


这是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心清净才能观想、化解掉,所以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提倡大家点带柏树味道的香?香一点点熏起来的时候,你一闻到柏树香,马上就观想原始森林、松柏之林。这样一观想就把那些力量分散掉了,让它们有了个归处,也是同样的道理。



“次想白气自肺而出,

右行于西,化作戈甲”



图片


下面一步,观想肺气化作戈甲。肺属金,接着观想从肺里出一道白色金之气,右行到西边,化为戈甲护住自身。


“戈甲”是什么?为屏为障。西方白是金之位,从肺里面出一道白气,到西方化为戈甲,起到屏障的作用。



“次想赤气自心而出,

南行于上,化作焰明。”



图片


观想心气化作焰明。心属火,然后观想从心灵里化出一道红光,在前上方化为火焰光,火焰的光明在南方。



“次想黑气自肾而出,

北行于下,化作水。”



图片


观想肾气化作水。肾本身就通于水,它的光是黑光、玄武之气。再观想从肾里出一道黑色玄武之气,北行在下方,化作与肾相对应的水。


新冠病毒里很多都来自水中的生物,为什么会在我们的肺里面形成病?因为肺属金,金生水。它就在这里着床,在这里分散,然后又通过水大遍布于身体的各处。症状只体现在肺,但其实在全身都有作用。在肺部如果平息了还好,不平息肺泡就丧失呼吸能力,所以感染新冠病毒的最后会窒息而死。


我们的毛细血孔实际上是具有呼吸能力的。当一个人心越来越静时,血液循环系统就会慢慢地平缓,呼吸系统也会越来越深长,最后修得好,呼吸甚至会微弱得像停下来一样,这其实就进入到“胎息状态”了。一到胎息状态,全身的毛细血孔就开启了呼吸功能。所以一个人修行到这一步的时候,表面上看肺好像不呼吸了,实际上是启动了更大的呼吸功能。


这样的人就是把他埋在地里也不会死。有的印度瑜伽行者就试验,把他埋起来是不用呼吸的,实际上他不是不呼吸,是启动了“胎息”,比胎息更深的就是全身毛孔都在呼吸的状态。这样的生命,他的能量循环系统已经更深层了,他跟天地之间的产生的链接用土都隔不断的。


如果在露天的情况下,你能感觉到头顶跟天是链接的,那么当你进入这种状态并且训练有素的话,就是搬到房间里,那房顶也遮不住你跟天的关系。混凝土和钢板是遮不住天的青气的,怕就怕你自己把自己遮住了,脑子里都是纷繁的欲望,混沌不清,这样天的青气再多也跟你没有关系。




“次想黄气自脾而出,

存于中央,化作土”。



图片


下面,观想脾气化土护身。脾胃主收纳、对应土,观想从脾中出一道黄气化为土,存于中央。




04.

五气护身








图片


我们来总结一下岐伯的这个方法:

 

肝里面出来的青气在东边化作林木,肺里面出来的白气在西边化作戈甲,心里面出来的赤气南行于上化作焰明,肾里面出来的黑气北行于下化作水,脾里面出来的黄气存于中央化作土。

 

“五气护身之毕”,用这五种气将身体护住,“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最后观想头顶上,有如如不动的北斗星光明辉耀。

 

都观想完毕,“然后可入于疫室”。在古时候,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医生的“防护服”。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这样的智慧,这是很令人惊叹的。


 

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从佛法的角度来解读一下:

 



肝属木,肝里面有调柔之气,所以从肝里面出来的青气所化的林木,是一片慈悲的树林;



肺出一道白气化作戈甲,戈是止,就是我们的戒,出一个兵器一个铠甲,代表我们要戒恶修善;



心里面一道红气南行于上化作焰明,这光明就是慧日,智慧的太阳;



肾里出一道黑气形成水,这水我们也可以观想成观音菩萨的慈悲水、甘露水;



脾里出一道黄气化作土,土代表信,在佛教里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可以称为信土。


像我们今天受戒了,发愿戒恶修善,然后不仅自利,也主动利人,这也是一种德,可以入土的德,土是有能量的。



05.

五字真言,

三百六十度保护我们








图片



实际上,佛教里也有这样的内容,这也是佛教能与中华民族的本有文化相融的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念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瞬间就能护住我们。


“嗡阿惹巴扎纳德德德德德”——“嗡”字是白色的,代表诸佛之身,观想“嗡”字如头顶北斗之煌煌,光明白气罩临;“阿”,代表中央毗卢遮那佛;“惹”,代表东方不动佛;“巴”,即南方宝生佛;“匝”,是西方阿弥陀佛;而“纳”,则是北方不空成就佛。

 

五个德,代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德。因此这个咒一念,“嗡阿惹巴匝纳德”,就把我们三百六十度地保护起来了。


所以,在防疫常态化的今天,除了戴口罩,我们佛弟子还要懂得吃素、念佛咒,还要到老祖先的智慧里取经。这些都是护身之法。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最精华的心咒
· 怎样创造一个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世界?
· 念佛要注意这些细节!
· 解脱最重要的两个因缘
· 修行要懂得趋吉避凶
· 怀念的最好方式,就是活成他的样子
· 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战场
· 建设自己的精神世界
· 对任何人都不可轻慢
· 完成心灵上的圆满朝圣
· 他的功德,要一遍一遍地解读
· 你播下的种子,终会成为一片森林
· 出家人的角色变化
·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 和合的功德无量无边地大
· 脾气、和合与见地
· 这么苦,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
· 学佛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 朝圣,也是一种“印证”
· 在寺院里找到心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