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Samantabhadra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普贤行愿品》为净土五经之一,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有修普贤行的人最终都能蒙普贤菩萨加被,现生就能把我们保送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尤其是念佛求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对普贤菩萨、包括对《普贤行愿品》的修法,都是非常重视的。
像我们在座的过去世有没有发过菩提心,有没有亲近过普贤菩萨,自己有没有做过菩萨,看一看《普贤行愿品》就可以知道了。
如果前世做过菩萨的,这一辈子遇到佛,就会礼拜佛;看到佛经,就会了解佛、赞叹佛、供养佛;自己或者是代替众生,或者代替这个时代,就会向诸佛修忏悔;一切菩萨、贤圣者们的行处,乃至世间善良人的慈心、善行,都会随喜;也会发自真心地请佛住世、请佛说法;乃至会常常以亲近诸佛为最上快乐,会常随佛学;然后,也会以此跟诸佛亲密链接的功德回向众生,这就是普皆回向。
如果你自然而然地就知道做这些,那你以前一定是普贤菩萨的徒弟,一定发过菩提心,一定行过菩萨道。如果你觉得很陌生,也不要紧,现在起步也不晚。
02
Samantabhadra
十大愿王运载众生
就像普贤菩萨座下的那尊白象
一样稳重而无碍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修行最精华的窍门,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修《普贤行愿品》就好像是踏上了去往极乐世界的大桥,乘上了往生极乐世界的轮船一样。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不单单是愿的王,也是桥的王,也是航船的王,运载众生就像普贤菩萨座下的那尊六牙白象一样,踩下去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稳重而无碍,如香象渡河。
不要说我们一个学佛的人、求解脱的人,就连一个时代、一个国家,都要祈求像普贤菩萨座下的坐骑一样,叫“泰象”。象一出现,就是代表“国泰民安”的意思。
实际上六牙白象也是普贤菩萨的体性,普贤菩萨以金刚为体性,金刚是白色的,是六度万行具足的。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白象跟普贤菩萨是二,就是祂的坐骑,实际上白象跟普贤菩萨是同体的,跟十方诸佛也是同体的,乃至跟我们每一个要想求大乘、学佛道的佛弟子也是同体的,我们的三皈体、我们的戒体、我们的定的体、我们的智慧体都是这个白象的身体,甚至都是它的光明。所以普贤菩萨的圣山叫大光明山,山顶叫大光明顶。
我们也不要以为普贤菩萨的坐骑就是畜生道的白象,实际上它是指宇宙里的法性体。这法性体是周遍的,普贤菩萨以这个周遍的法性体为坐骑,为身体,为行处,所以可以周遍法界。
03
Samantabhadra
普贤菩萨的金刚体性广大而周遍
体性周遍法界为“普”;具足诸佛普萨的圣德为“贤”。六牙白象就是指这个金刚体性,所以衪才能运载我们往生净土。有了这个体性之后,甚至我们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没有间隔的,你去极乐世界不存在“送”的概念,就是“屈伸臂顷到莲池,一刹那中离五浊”。一眨眼的速度之快,就好像极乐世界在你家隔壁一样的。
在佛教的教理行证当中,普贤菩萨代表“理”,这个“理”是广大的。真理就是广大周遍的,当我们插上了真理的翅膀,极乐世界都不算遥远,所以修普贤菩萨的这个法,成佛都不在话下的。“众生业尽,虚空界尽”,哪怕物理空间有边际,哪怕众生业有穷尽,但是这个普遍的真理是没有穷尽的,就是这个意思。
周遍法界为“普”
具足诸佛普萨圣德为“贤”
我们佛弟子如果会修这个法了,那就可以给别人授三皈五戒了,禅堂里就能够入定,你讲经别人就能开慧。不单你开慧,你舌头发出的音声所震动的法界性,就能像佛音一样启迪众生佛性,开发众生的智慧,众生就会随类受化。
所以在《法华经》的最后一品,佛陀说到,若未来世有佛弟子读诵大乘,或者讲说大乘,忘失经句,普贤菩萨坐六牙白象现在其前,让人马上就能够记起来。你要背的话,马上就会背会。因为这个体性里面可以演出一切妙法来,《四十华严》也是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作为法王子,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大愿。
如果懂了这个金刚体性,那我们学佛就算学到家了。哪怕我们要忏悔业障,都要依普贤菩萨的这个体性的。所以普贤菩萨在大乘忏悔法中又称为忏主,是我们忏悔的对境,祂的秘密身就是金刚萨埵,所以也叫忏悔中王。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