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是大道的文明。为什么我们叫汉族?有人说是因为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叫汉代。为什么叫汉代?说因为汉中平原有一条江叫“汉江”。
真是这样吗?是因为一条江就决定了一个国、一个朝代,然后我们就变成汉族了?
实际上作为汉代也好,我们成为大汉民族也好,这个“汉”不仅是指地上的一条河流,而是指宇宙的星辰河汉。
所以现在有人就回溯到这个,他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仰望天空的民族。不管是浙江的良渚文明,宁波的河姆渡文明,还是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现在所发掘的各个文明遗迹,都贯穿着这个文明的核心,在中国文化里叫“一以贯之”。这个“一”是什么?是大道。
我们国家现在也讲,“只有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这也代表着,我们的现代文明是有来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传承性的。
我们每个中国人,我们在回想祖先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在呵护、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甚至融入了我们的基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
我们今天聚在这里过清明,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在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祭祀就属于明德的层次,属于道的层次。我们来学习、思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用大道的文明在滋养我们每一个基因、每一个生命。
我们的个体生命就是人类生命的火种,如果每个生命都点燃了这种智慧,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有力量。是什么力量?文明的力量,讲得普通一点,就是善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这个过程叫什么?“在亲民。”“亲民”就是用文明之火去点燃每一个生命,让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道的认知。“亲民”不是小恩小惠,它是对整个道统的认知和受用。
大道是有力量的,文化是有力量的,高级的文明是具有高级力量的。所以现在,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如果中华大地上的人都能明白大道,那我们就跟祖先接轨了。
所以清明,除了要上坟,要祭拜祖先,还要从更深层次上去了解祖先,去了解在这片大地上,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他们如何完成生命的闭环,又回归到了天道。
我们中国人说一个人去世,叫“归天”,叫“驾鹤归西”。这个归天有路径吗?大道不昌明,归天的路就断掉了,这就叫断了法脉、道脉。而“文以载道”,文脉又是为道脉服务的,如果道脉断了,文再不实现道的功能性,那文脉也断掉了。
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界线是什么?酒也有文化,烟也有文化,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文化,但是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更高度的认知,是有选择性的,文明一定是远离恶、建立善的秩序的。
我们要让文脉去诠释道脉,去恢复我们中华的道统。有的人说三星堆没有出文字,实际上在道的层面上,是三星堆没有“降维”到文字的层面,因为器物的文明要比文字的文明更高级。
一个三星堆面具,写书可以写十万字、百万字,但如果懂的人,放一个面具,他就知道干嘛的了。道器的信息含量是很庞大的,文是为了说明它,变得碎片化了,才叫文字。
就像用甲骨文来记录天意一样,几个甲骨文就能够把天意描述出来吗?实际上是不足以描述的。但是要让老百姓知道天意,就要把它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然后解释给老百姓“吉、凶、祸、福”。
在我们中华文明里,为什么把《易》称为“百经之首”呢?因为《易》能抉择阴阳。阳是好的,阴是不好的;阳是正面的,阴是负面的。天地间有阴阳的力量,在现实的生活中,无论是耕种,还是生活,是需要知道这个阴阳的大方向的。
但中华文化里也有一句话,叫“顺则成人,逆则成仙”。顺着这个阴阳之道就是生死轮回;逆什么呢,从八卦回逆到四象,从四象回归到阴阳两仪,从两仪再回归到道。道生阴阳,回归道就是回归高维。高维的回归之后,人就可以超越生死轮回。
中华文明,我们的河汉文明,诠释了我们作为人的根本尊严。你是生老病死、一塌糊涂不可掌控,还是掌握规律,体察阴阳,回归大道,这是人类的根本尊严问题。
——2024年清明蒙山超荐法会开示
文明如水 润物无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