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当下的感觉,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宁静

2024-04-11 21:11: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01

生命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之所以走进佛门,最初的一念是因为有一天突然想到:


我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那时我就想,如果我死了,这个世界不会有丝毫动静,地球照样旋转,太阳照样升起,河流、杨柳、风向不会受到一点点的影响。草木依旧,山河不动。当这一念生起的时候,带给了我的生命一种非常大的宁静。


我讲到这里的时候,你如果能跟着我的叙述,你的心也会觉得很安宁。因为当我们真正进入生与死的思考,不再被杂念妄想打扰的时候,超越当下的感觉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宁静。






02

破除我执

图片


一个我执重的人,往往主观意识也会很强烈,这种主观意识是一种迷失的、在一切法无我中强取的一个“我”,是不理性的状态。所以,一个人我执越强大,轮回得就越痛苦,但他本人又不知道这是痛苦。


反过来,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宇宙而言微不足道,虚妄的心渐渐沉淀,想要追寻人生的意义时,他就有救了。


破除我执,

运用小乘的修法也很管用。

观想死亡降临,

观想种种瘀相出现,

观想尸骨被灰尘掩盖,

最后一阵风来,吹散无踪。


随着这样智慧的观想,我们的身见、执着就会瓦解,我执一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自然荡然不存。


身见越低,烦恼也就越低,烦恼低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假相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法身慧命就会苏醒。否则都是在假相里,在分别意识里。所以,大家在寺院放松下来,静静感受,然后再超越自己的感受。






03

找回自己的净心地

图片



我们虽然建了这个寺院,现在坐在法堂里也可以静静的了,但实际上我们要超越这个法堂,要超越这座寺院,也要超越山上外在的土石瓦块、树木草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相应于文殊菩萨的智慧。


当我们不起我见、身见、我所见,三轮体空的时候,土石瓦块、小草树木还能障碍我们吗?所以,修行人有一句话,“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不论是声闻的人无我的见,还是菩萨的三轮体空的见,实际上都是瓦解我们的烦恼,使我们的生命恢复到本然清净的一种方法。地藏菩萨偈赞里说“稽首本然净心地”,我们修行就是为了找回这一块心地。





04

转凡成圣

图片



《地藏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为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主观的见,讲到底都是有漏的,就是它制造了轮回,编织了轮回的图景。


而当我们安住在清明的无我智慧中,如果安住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我们的生命状态就是无漏的、超越生死的,我们所编织的就是清净的业。


是用愚昧去编织轮回,还是用智慧去铺就解脱,这是完全不同的生命选择。我们来到这里,通过奉献消业障、增福报,最终就是为了开智慧。愚昧的生命轨迹和智慧的生命选择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在寺院的每一天,即使没有开很大的智慧,也至少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着,要保持正念——我为什么到这里来?


要正念不失,头脑清醒,争取这一辈子将业障净化,让福报增长。最重要的,佛菩萨开显的法我们要能明白。与佛的圆满相连接,这是我们转凡成圣的一条捷径。



图片



“珍惜、珍惜”!

珍惜这一切殊胜的因缘!


我们每天不仅住在钢结构下,更是住在佛菩萨圆满的福报和智慧当中。所以,要再三地对自己说“珍惜、珍惜”!珍惜这一切殊胜的因缘!


今天我说这些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地藏菩萨所讲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我们就能超越错误的见地、错误的相续,我们生命的意义就会显现,我们的心就能得宁静。


我们的心一静下来,净业就生长出来了。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相关文章
· 三月三,布袋和尚坐化日 ||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奇布袋
· 找到你的专属“布袋”
· 三月三 | 布袋和尚告诉你,这是生命真正的“祓禊”
· 处处转为道用,也就“契此”了
· 人间净土……
· 守住生命中的这片净土
· 我们为什么是浪子?
· 哪个“望远镜”,能看到玉皇大帝?
· 怎样为生命的福禄寿充电
· 三宝地里一切都是佛法
· 找对支点,你就可以撬动轮回
· 为什么要戒恶修善?
· 去除自私自利的心,才是对自己最好
·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成佛的窍门
· 慧日寺与观音菩萨
· 爆料!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引发全球科学界关注
· 汉,宇宙的星辰河汉
· 我们的幸福,来自“佛光普照”
· 这神奇的凡圣同居土,始终沐浴在佛光里
· 祭祀的意义丨幸存者回忆濒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