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鲤鱼跳出龙门

2024-05-09 00:01: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道,所行道也。”

所有人类古文明的主题

以道化育天下


图片
图片


“道”就像钟表的轴,

无轴则无序,无主心骨


“鲤鱼跳龙门”

是启发我们要向上跃起,

出了龙门就能化为龙。

图片








图片

一个具有明空智慧的人,他既知道自己,也知道众生,既了解所有一切外在的因果、内在的规律,也了解宿命因果的轨迹。因果的轨迹就是宿命的轨迹,同时又有变数的轨迹,这个变数就是“缘”。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善巧地掌握这个“缘”。这个“缘”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汽车的四个轮子都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但是这四个轮子不会乱跑,能让它发生改变的就是方向盘的指挥。


佛教认识因果,就像认识这个车轮的功能一样,但佛教同时又认识到方向盘的“缘”的重要性。一方面,佛告诫我们有因果,任何事都有因果报应,让我们遵循因果,戒恶修善;另一方面,佛陀也教导我们,让我们出离因果的轮回,出离生死苦海的世界的因果,进入到良性的因果。




“缘”

“因果”

图片



所以《楞严经》第一卷就讲,生死轮回的根本是什么,菩提涅槃的根本是什么,称为两种根本。如果认识这两种根本,你就会分类了。无论碰到什么,你只要问自己:这个属于生死轮回的法,还是属于菩提涅槃的法?

 

这一分就不得了的。请问我们生命皈依什么法?皈依菩提涅槃的法。如果皈依生死轮回的法,那就糟糕了,对不对?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这个吗?我们知道什么是菩提涅槃法,什么是生死轮回法吗?都不知道,没有方向标。

 

就像一个钟表,当中间的轴被抽掉时,它顿然就变得无序。道就是这个轴,这个主心骨。




图片
图片




道是时空隧道。《说文》云:“道,所行道也。”道就是一条道路,就是我们转凡成圣、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生死通向永恒的一个方法。


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维护的就是这个道,教学的也是这个道。


无论是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中游的屈家岭遗址、彭头山遗址,上游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还是我们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一直到内蒙境内的赤峰文化,所有主题都标向一个“道”。乃至吴哥窟古迹、玛雅遗址、古印加遗址……现在地球上遗留的这些古文明遗址,也都是跟道有关的。

 

虽然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了,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些古迹,我们还是连解读都解读不了。这是一个远离道的时代,就像三星堆出土的每一件文物,这些本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密码,但我们解读不到了。虽然解读不到,它的功能性还是存在的。



图片
图片

以道化育天下

图片



远古时代的君王,也具有大道的属性。一个人不仅仅具有智慧,还有定力、道德、福报,那自然就如风偃草,人们都愿意追随。所以舜无论走到哪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个领导者念兹在兹,念念在大道中,以道化育天下,这是地球上最理想的状态。

 

所有人类古文明都不约而同指向一个方向:大道。个体生命的转凡成圣,就像鲤鱼跳龙门。“鲤鱼跳龙门”是启发我们要向上跃起,出了龙门就能化为龙。

 

龙是无形无相的,龙的图腾是形而上的存在。当达到那种境界之后,就叫“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大道的状态,在大道的状态里自然万民归仰,万物都蒙受他的德,如阳光普照万物一样。

 

——三参法师



图片



回向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教慧日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人天合一”的内涵
· 出家人的形象所具有的意义
· 把心放空,才能把木鱼敲响
· 身为佛子,当求正法
· 以苦为师
· 融入三宝?这是最快的方法
· 这两个字,每个人都不能缺
· 从一部电影,看真心忏悔的力量
· 佛弟子报恩的能力从哪里来?
· 就算身在娑婆世界,你也有办法稳操胜券
· 中高考前,家长该怎么“神助攻”?
· 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供养
· 佛光,怎么现前?
· 跳出轮回,是需要奋力而超出的
· 就在这里,转变命运!
· 立夏:风里乘清凉,雨中可修行
· 修行中,“忍”的三种境界
· 五四青年节,看老和尚们对青年一代的肺腑嘱托
· 青年时期是修行最好的时候
· 弘一大师:青年佛弟子应注意的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