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要素

2024-07-17 21:23:00 发布: 人气:18
图片


图片



▷▷▷



我看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故事,这位哲学家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富二代。虽然他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他的心灵世界特别空虚,他也因此活得特别不开心。后来,他把自己所有的钱财都布施出去做慈善,他自己则只身前往偏远的乡村做教师。



▷▷▷




直到他遇见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并拜他为师,之后,维特根斯坦经历了众人眼中的华丽转身,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剑桥大学的哲学教授。在剑桥大学讲了几年的哲学课程之后,维特根斯坦又离开讲台,去了一所很普通的医院做护士。当偶尔被别人认出来时,他还请求别人帮他保密。晚年,这位出身豪门的哲学王子就这样在清贫的生活中度过了余生。而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这样的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图片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如果没有高度的哲学智慧,要想获得幸福的人生,那太不容易了。


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幸福首先要有物质上的满足,不管多少,但要能满足我们物质需求的现状;另外,还要有丰富的思想;最主要的我们还要有甚深的心灵空间和智慧,这三个合到一起,才叫幸福啊!





图片
图片



也就是说,物理空间的正报、依报是要令自己满意的;然后对自己的思想也要是满意的;最后,心灵世界又具有很甚深的空间,这样的生命才会让人觉得有幸福感,这才是幸福的标准答案。所以,人生一辈子想要幸福,这是不容易的。



图片




现在我们学佛了,皈依三宝了,我们天天在学这些,我们才觉得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状态。我们常说要自利利他,自利是什么?就是让自己幸福;那利他是什么?就让别人也幸福,让众生都离苦得乐,获得究竟的幸福。如果一直处于轮回之中,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等到临命终时,随业流转,那有什么幸福可言啊。


所以,想要幸福,我们就先要求解脱。声闻圣者出离三界之时,最后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意思是生死大事已办,生命最大苦恼的根已经被拔掉了,轮回的建造者已经被找到了,这幢轮回的建筑我不需要再建了。做到这些,他才能够向这个世界、向三界宣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图片



看似简单的幸福,如果没有佛法的闻思、修行,是很难获得究竟的。世间的轮回之相,看似是幸福,其实难免自欺欺人。我们要对世间的轮回,对迷惑颠倒的众生生起悲悯之心,自利之后还要利他。有一位文殊菩萨化现的圣者,他这样讲过,他说学佛进步有三个主要的标志


第一、对三宝越来越恭敬;

第二、对众生越来越慈悲,一个得到佛法利益的人,不可能不对众生心生悲悯;

第三、对自己越来越惭愧。


如果有这些标志了,那我们就是学佛进步了。如果没有这些标志,无论获得多少的证件、奖杯以及社会上的名誉,都不算学佛有进步、有成就的。




图片




图片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世界因你而改变
· 在佛法里,每一分功德都是永恒的
· 别让自己,活在概念里
·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 人生苦短,短在哪?
· 不服就比试比试,你说比大还是比小?
· 闻思佛法,不仅仅是通向解脱路
· 修行人,请大胆地往前走
· 正在饱受轮回之苦的你,会痛恨前世没有好好修行吗?
· 你需要,佛教的资粮就等着你
· 今日入伏 | 三伏天,修养身与心的重要注意事项
· “舍得舍得”,舍什么?得什么?
· 佛法在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深刻地去领会”
· 三十年前的小册子......
· 夏天,人人都能做的最方便的法布施!
· 让佛法,在生命里发生奇迹
· 轮回中我们假定了一个角色,玩了一个痛苦的游戏
· 出家三十载忆师恩
· 传喜法师:出家三十载忆师恩
· 这么做,你将积累更多的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