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人人都“吃饭”

2024-07-20 00:01: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当一个人出家,穿上了解脱服,

就代表世间有了解脱的标志。


佛经里讲出家人就是

“解脱幢相”。


图片

“幢”,

就像是一个圆桶,

从天上罩下来,


它代表一个解脱的通道,

一个虫洞,

从天垂象。







我们这个时代,


科技瞬目而变,很多产品第一代还没学会,第二代、第三代就出来了。这种压迫感,这种“内卷”,就是轮回的特质。它遍布每一个角落,所有的众生都在轮回的碾压中。


我师父曾斩钉截铁地跟我讲:“这世界无立锥之地。”没有佛法超越时空的智慧,我们无处安身立足啊。只有靠皈依三宝,开发智慧,我们才能找出解脱路来。


所以,我在牛津大学讲课时,题目里就用了“安全门”这个词。解脱的“安全门”,这是佛教不共的特质,也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哪一个生命不追求解脱呢?哪一个生命不向往自由呢?

 


自由是多维度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自由,我有交通工具;行为上的自由,我有金钱;感情上的自由,我有爱的人,有爱我的人。更重要的,我们应该有心灵的自由,有生命高维的自由、了生脱死的自由。

 

 

图片

王羲之在一千七百年前写的《兰亭序》,核心就是这个,叫“死生亦大矣”。了生脱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这个话题没解决,彭祖纵使八百岁,在他死亡的那一刻也如梦幻一般。


兰亭之会的十八名仕,皆是当时儒释道的一代名流,都是讲修道的。修道讲什么呢?就是讲怎么了生脱死。


图片


所以生命

要有一个主题、一个核心。



这个话题,不仅是中华这一期文明的核心价值,也是地球上所有古文明的共同主题。因为能与高科技时代匹配的,恰恰就是古老的文明,能拯救现代人心灵的恰恰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行之有效的中华优秀文化。



这个话题不仅在中华大地上这么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也都要讲。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话题、文明的核心。每年卫塞节都会讲到,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慈悲,能化解当前纷繁复杂的乱象,为我们这个时代找到拯济的解药。







拯济的解药

图片


图片


一个人的

身心灵成长,

别人是不能代替的。




爷爷奶奶学了,不代表孙子孙女就心灵健康,这叫“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有修有得,没修没得”。

 


佛教很神奇,它不是靠血缘在人间延续的,不是靠民族性。佛教是根据生命的刚需。你需要吗?你需要,佛教的资粮就等着你。

 


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是以精神为主导的。每个人都需要精神食粮,这是毋庸置疑的。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刚需啊,但我们还都觉得可有可无。

 


所以人人都能“吃饭”,这就是我的梦想。吃什么饭?就是“文明之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健康的精神食粮,这是我这么多年弘扬佛法的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方向。

 


——三参法师


图片

精神食粮


图片

▻▻▻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活”字看似简单,活的方法却有讲究
· 就怕你不知道这个当下有多么殊胜
· 你的心,是玻璃,还是金刚?|Your heart – is it glass or the vajra?
· 增上福报和资粮的重要方法
· 这两种时候,是检验修行最大的良机
· 做同样的事,为什么果报不同?
· “心外无法”之时,一定是“满目青山”
· 停止抱怨吧!这一切的导演和主演其实都是……
· 以法相见,是最好的礼物
· 走过中阴“险峡”,是需要本钱的
· 这个“刚强”用来修行是很好的
· 幸福三要素
· 世界因你而改变
· 在佛法里,每一分功德都是永恒的
· 别让自己,活在概念里
·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 人生苦短,短在哪?
· 不服就比试比试,你说比大还是比小?
· 闻思佛法,不仅仅是通向解脱路
· 修行人,请大胆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