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发愿文》| 山可摧,海可枯,菩提大愿不可动摇!

2024-10-06 00:02:00 发布: 人气:49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今江西九江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同游苏轼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合称“苏黄”。 


黄庭坚自幼博览儒释道典籍,好学深思,一生笃信佛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图片


元丰七年的春天,年近四十的黄庭坚从老家修水出发,前往德州赴任,途径江苏泗洲僧伽塔时,深受震撼,于是发大誓愿,持戒忏悔,并写下《发愿文》。


《豫章先生传》云:“公奉佛最谨。过泗洲僧伽塔,遂作《发愿文》,痛戒酒色与肉食,但朝粥午饭,如浮屠法。时元丰七年三月也。”


自《发愿文》始,终其一生,黄庭坚将自我定位为“在家僧”,形容自己“似僧有发,在俗无尘”,在贬谪黔南时,自言“作不除须发,无能老比丘”。


一千年后,我们得以从这副三百余字的作品中,看到一位佛弟子强大的菩提愿力,也可从中得到启发。





菩萨狮子王,白净法为身,

胜义空谷中,奋迅及哮吼。

念弓明利箭,被以慈哀甲,

忍力不动摇,直破魔王军。

三昧常娱乐,甘露为美食,

解脱味为浆,游戏于三乘,

安住一切智,转无上法轮。


我今称扬,称性实语,以身口意,筹量观察,如实忏悔,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今者对佛,发大誓愿:


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食肉。


设复淫欲,当堕地狱,住火坑众,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淫乱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设复饮酒,当堕地狱,饮洋洞汁,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酒颠倒,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设复食肉,当堕地狱,吞热铁丸,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杀生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恭惟十身洞彻,万德庄严,于刹刹尘尘,为我作证。设经歌罗逻身,忘失本愿,惟垂加被,开我迷云。稽首如空,等一痛切。


(愿我以此,尽未来际,忍可誓愿,根尘清净,具足十忍,不由它教,入一切智——“恭惟”字上轶此七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庭坚 《发愿文卷》

< 从右至左滑动查看  >


图片

菩萨狮子王,白净法为身

“狮子王”也可以代指佛。一切佛、一切菩萨以什么为身?以白净法为身,以功德体为身。我们人的身体是臭秽的,是种种不善业的聚合,而佛菩萨的身体是白净法,是诸善法,不夹杂恶法的。


胜义空谷中,奋迅及哮吼

因为佛菩萨的身是白净法,所以“胜义空谷中”,在他广大无边的、像虚空一样的智慧里,他就可以救度众生,可以说种种法,可以行诸佛之事业。


对于我们人来说,我们的身体不干净,我们的思想境界不干净,我们的业报也都不干净,所以我们会处处碰壁。但是佛菩萨就不一样了,“奋迅及哮吼”,“奋迅”是指狮子可以一跃跨过宽广沟谷的爆发力、勇猛力,用这个来比喻诸佛菩萨的大雄大力;“哮吼”是形容真理之声如狮子之吼,可以令百兽脑裂,可以震醒愚痴。


念弓明利箭,被以慈哀甲

“念弓明利箭”,心念如满弓一样的有张力,利益众生像箭一样的精准而到位。菩萨帮助众生是可以精准到位的。我们呢,我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如何,也不知道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甚至当下在干嘛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所以我们才要把佛菩萨当成我们人生的追求目标,就像这个《发愿文》里,他持菩萨戒是有很明确的道理的,不是糊里糊涂持的。


“被以慈哀甲”,以什么来做生命的庄严?当你去帮助众生的时候,这份情感就是天地宇宙间的正能量。一个人可以冷漠地活着,也可以慈悲地活着,但是冷漠就是冷漠的命运轨迹,慈悲就是慈悲的生命资粮,留下的足迹是不一样的。


忍力不动摇,直破魔王军

“忍”是什么?你明白你所要做的,坚持你所坚持的,这种忍就是一种智慧。“忍力不动摇”,就是要保持着清楚的勇猛力,保持着正确的行为,不要被下一秒的懈怠裹挟走,也不要被外面的境界裹挟走。


忍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生忍。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遇到不悦意的境界能够去面对;第二是伏忍。能伏得住自己的烦恼;第三是无生法忍。这是高级的忍,已经在智慧的层面了。


阎浮提世界,能忍的人是最有力量的。在恶面前,能忍住不去造恶,这是一种戒律;在善法里,能忍住不动摇,这是一种定力;最终证得无生法忍,就是无上的智慧。


“直破魔王军”,这时候你的生命就是明历的、清晰的、勇猛的,是有戒定慧的力量的。这时候一切不善的力量,无论他有多少个头、多少只手、多少种武器,都会被你打的满地找牙。


三昧常娱乐,甘露为美食,

解脱味为浆,游戏于三乘,

安住一切智,转无上法轮。

这样的人,就尝到如蜜浆一般解脱的味道了。“游戏于三乘”就是菩萨了,“安住一切智”就成佛了,“转无上法轮”,就可以利益无量众生了。为什么要成佛?就是为了利益无量的众生。


图片


我今称扬,称性实语,以身口意,筹量观察,如实忏悔。

“实语”,就是真实语,这里面没有绮语,不是一个文学家用他华丽的语言虚构出来的。人生宇宙就是这个天理,一切生命的规律就是如此。


“筹”是计算,“量”是如实观察,知道它的分寸。“以身口意,筹量观察”,这时候对自己回光返照,以自己的身口意来筹量观照。


“如实忏悔”,为什么要忏悔?有了佛菩萨的高标准,就知道我们自己有多么不堪了,“忏”是知道以前做错了,“悔”是发誓以后不再造作。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

这就是发露忏悔的部分了。


因为愚痴,所以就有爱憎。喝酒会丧失理性,吃肉会结下重罪。天地间一切生命最爱的都是自己的命,杀生吃肉吃的就是命、就是怨恨,吃的也是自己的愚昧。这些恩恩怨怨以后都是要偿还的,甚至血肉要用血肉还。就像师父悟公上人常借用他们那个年代著名的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血泪要用血泪还”。


“增长爱渴”,为什么“爱”还加一个“渴”呢?就是比喻欲望像大海水一样,越喝越渴。满足一万个欲望,不如当下解决一个,解决就是胜利。否则,没有一个欲望会因为满足而断掉的,轮回大海的水,只会越喝越渴。


佛法的智慧像天上的日月一样稀少,而错误的观念却多如牛毛,“入邪见林,不得解脱”,我们也是这样的,匍匐在六道轮回里。


我们来五台山想见文殊菩萨一面那么难,不是因为文殊菩萨小气,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愚昧。行为上“饮酒食肉,增长爱渴”;知见上,“入邪见林”,种种的不正确。


什么是轮回法?就是无边的期待,你总是期待着、期待着,所以不得解脱,不得见菩萨面。


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食肉。

发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人必须要从性别的错觉里醒悟过来,当你去追寻佛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佛性是没有性别的。


总有人问:“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观音菩萨是没有性别的,用中国语言来说,就是“大道是没有性别的”。你不能问大道是男的还是女的,阴阳是从大道里来的,但是大道本身是没有阴阳的。


所以佛、菩萨叫“示现”,示现一个男身,示现一个女身,但同时《金刚经》也告诉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不饮酒、不邪淫还是五戒的内容,不食肉就已经上升到大乘戒律了,一个大乘菩萨的根性就彰显出来了。


前文“菩萨狮子王,白净法为身”的内容,就证明黄庭坚已经知道佛是什么了。佛的身体是白净法之聚,是一切功德之宝聚,是纯然之善。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怎么靠近佛?


佛是纯净聚,我们这个业报身是染污聚,两个频率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佛看得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佛,佛想拯救我们,我们却拉不到佛的手。


佛靠什么来拉我们?教我们戒恶、忏悔种种方法,“当你把身上夹杂的恶业净化了,你也变成白净法了,你就看到我了”。


佛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你可以躲开日月、躲开空气,甚至你可以躲开宇宙的虚空,但你躲不开佛。但现在我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虚空里找不到,山林里找不到,江河大海找不到,空气里找不到,我们的大脑小脑加一块也不知道佛在哪儿。


实际上,佛是真理的人格化,要想看到佛,就是要看到真理。但我们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是狭隘的,是愚昧的,你怎么能以狭隘的心找到真理呢?虽然真理无处不在,但愚昧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看不到佛。这就是一个悖论啊。


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去追寻真理,我们可以朝真理的方向设定人生的目标。并不是一设定目标,我们就能开智慧,就可以看到真理,但哪怕看不到也不要气馁,因为佛菩萨不会骗我们的,这就叫信仰。


图片


设复淫欲,当堕地狱,住火坑众,经无量劫;

如果再有淫欲之罪,那我将堕入地狱火坑之中。这不是自我诅咒,地狱里的铜床、铁柱就是淫欲的果报,这是客观的事实。所以他知道这个果报的严重性,同时也拿这个来鞭策自己。


一切众生,为淫乱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虽然我要戒淫欲,我不去地狱火坑中,但如果这世间还有迷惑颠倒的,贪着这个刀头之蜜,最后被割舌的人,我愿意代替他受这种种苦报。这就更伟大了,一个菩萨的菩提心愿就彰显出来了!


菩萨不是说自我干净,我不做这个恶业、我不受这样的苦报就心安理得了。只要这世间还有愚痴的人,还有贪图这个刀头之蜜,经受痛苦果报的人,他就不算人格完美,这就叫菩萨了。


设复饮酒,当堕地狱,饮洋洞汁,经无量劫;

这是对自己来说的,从今天到未来我发愿不喝酒,否则地狱里饮烊铜汁的果报是躲也躲不掉的。


烊铜就是铜加温熔化成滚烫的铜浆。这不是文学家的想象,真实的地狱就是这样的。我们知道,酒喝到肚子里是很烧的,我们这个肉身是强作用力,强作用力下都有那么强烈的烧灼感,更何况微细的四大身?


脱离了人这个身体,微细四大就是弱作用力,我们现在感受到的烧灼感,会百千万亿倍地呈现在那个时刻,就像被投进硫酸池一样的。这不是别人诅咒我们的,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化学反应,自作自受。


他知道这个恶报是那么难以忍受的苦难,所以因上要断,同时“一切众生,为酒颠倒,应受苦报,我皆代受”。只要这世界上还有颠颠倒倒、以酒为乐的人,他将要面临的地狱苦报,我愿意代他受。


设复食肉,当堕地狱,吞热铁丸,经无量劫;

我们现在觉得吃肉不错,但每块肉都是生命,不要觉得这个肉就是给人吃的,没有哪块肉得罪过你啊,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这个果报来临的时候,就是“吞热铁丸”,因为肉里是带着仇恨和恐惧的,所以以后吃的就是火烧的热铁丸。这个痛苦要经历多长时间?无量劫。


一切众生,为杀生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恭惟十身洞彻,万德庄严,于刹刹尘尘,为我作证。

请问,戒了这样的恶,身体的污染会不会减少?发了这样的愿,心灵会不会因此庄严?


身体也干净了,心灵也干净了,这就跟佛菩萨匹配了。以这样的身心,才能跟佛菩萨相应啊。


所以说“恭惟十身洞彻,万德庄严,于刹刹尘尘,为我作证”,请十方诸佛菩萨为我作证。


设经歌罗逻身,忘失本愿,惟垂加被,开我迷云。稽首如空,等一痛切。

“歌罗逻身”是佛教一个专用词语,就是无论经历多少生。我现在是人,我很明白,我向无边无际的宇宙、向一切众生发了这么宏大的菩提心愿,但是哪一生我忘掉了,请佛菩萨您要加被我、唤醒我。


愿我以此,尽未来际,忍可誓愿,根尘清净,具足十忍,不由它教,入一切智。

今天发的愿,我以后都要去实践的。我成佛道不会走其他的路,我一定要走这条路,戒恶修善,发菩提心,直至成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人靠什么留下英名?靠的就是强大的生命力。黄庭坚作为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和字只是他雄厚生命力的载体和流露。一千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看着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仍然会全身震颤。


一个人发起菩提心愿的时候,山可摧,海可枯,但这份愿力不可动摇,它甚至超越了原始的洪荒之力。这就是我们的古人,这就是我们民族的道德和文化,也是我们作为人的尊严。


图片

▲行愿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菩萨戒谁都能受?
· 菩萨戒体会陪伴着我们,转烦恼为菩提
· 同样的一天,你守戒和不守戒所得的是天壤之别!
· 选择了菩萨之路,未来注定越走越光明
· 受菩萨戒,就是在人间塑造圣贤
· 菩提心的五个特性
· “菩萨”这个话题有多高级?
· 从金刚宝戒到菩提心的内涵
· 求受菩萨戒全攻略
·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生日
· 为什么佛弟子一定要受菩萨戒?
· 菩萨戒的见地,超乎你的想象
· 为什么要受菩萨戒?
· 菩萨戒,通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
· 有了这些正因,受菩萨戒的因缘就成熟了
· 欲求解脱,当下就要好好修行
· 只要发起了菩提心,就......
· 人生可以有多种活法,你选择了哪种?
· 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
· 持戒可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