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说:“不道早已。”实际上在两千多年前,人天相应、人天合一的人类初始文明就已经逐步走向衰落了,所以那个时代才会被后人称为“轴心时代”,所谓的“轴心文明”就是将无形的大道有形化,即文字化、器物化。
现在二十一世纪了,科技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普及度之高,甚至到了人人都离不开电子产品的程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个轴心时代所提出的“人类需要觉醒”,就显得更加重要。
佛教的智慧在于精准地对治我们的苦难、指出我们的错误,明晰地给出解脱之道,以及人类正确的生活方式。
轮回之路很危险,我们却天天漠视这个主题,总是抱着侥幸、投机的心理。老佛爷给我们讲很高的智慧境界,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禅定也没有生命体验,但是讲戒律的时候,我们往往还不服气,质疑老佛爷为什么要讲这么细。实际上,这都是千真万确的,我们身口意的轨迹都是丝毫不爽的。
比如使用手机,我们在手机上所有的行为实际上都会留下记号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平时我们的身口意也是,在这个天地间会留下足迹的,并非有人看到你做了什么,其实你自己内心也会知道的,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们不学佛的时候,对这方面是无知的状态;学佛了有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么细,没有想到《道德经》讲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佛陀就把身口意量化了,用戒律的方式,开遮持犯的方式,让我们作为学处。尤其出家人受戒之后,还会告诉我们犯了某一条戒的果报是什么,甚至精细到这个果报要受多长时间。
在这个时代,我们还能专门到寺院来学习、了解生命的原理,了解出离与解脱的学问,这是非常幸运的。此生遇到了佛法,这是生命中非常重大的、奢侈的一种福报。无论我们是谁,出生于什么地方,拥有多少财富,贫、贱、美、丑,威德大小、福报多少,都不要紧,来到佛门了,都是大福报的人。
即使道场再小,意义也是很明确的,它所有的一切都是关乎解脱的,都是关于佛法内涵的。我们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美丑贵贱,超越了外在的一切,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我们在这个平台要追求什么,这个很重要。
寺院的内涵价值不是外在的东西可以比拟的。它所承载的是佛法,我们追求的也是佛法的精神内涵。所以,不管外在多么简陋,我们要看到一种精神,要看到寺院的内涵价值。
清凉寄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