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紧迫感:
人生短促,留给我们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我们现在听到谁往生了,就“我以建庙的功德回向给他”,要想想:如果是自己死了,我会怎么样?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比较高效。我们在这个时代还值遇了佛法,要多祈祷佛,少一份烦恼,净一份罪业,增一份福德。
在这个寺院,每个人都像文殊菩萨的一个细胞。要每天告诉自己,不要辜负这份恩典。诸佛菩萨慈悲,让我们成就,这份荣耀是多少辈子修来的呀。
但人有时候很奇怪,本来当下已经是很高的成就,却总期待着下一次更高,明天会更高,明年会更高。修行是不一定的,或许修了一辈子,也追不到当初刚起步时的那种状态。所以修行修到最后还是“初心毕竟而不二,二心还是初心难”。
像我出家三十年,虽然修行经验丰富了,但修行境界远不如当初。最早师父带我来五台山,时时处处不经意间,诸佛菩萨、文殊菩萨的加持就总示现。然而现在,天天住在这里也没有的。我只能解读当初是佛菩萨为了启发我的信心,所以现在只能说:文殊菩萨,我信了。
但说是信了,你能不二了吗?明明一个烦恼就隔在那里,消化不掉。打坐呼吸,气停不掉,气都停不掉,初禅就入不了,心跳不停,二禅相都没有,更不要说断烦恼了,烦恼是地狱相,天堂的相你先能现前吗?
我们求戒要得戒体,入定要有定体,得慧要有慧体。每一个都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要很惭愧,有时候也只能不停地鼓励自己,坚持吧,扛着吧。等到哪一天,因为这一辈子的坚持,功德“呼”又汇聚了,那就胜利了,“大红花”就开了。所以现在每一步坚持着,保持干净,知道这是对的,就这样慢慢积累。
我们过去初发心的时候,一个众生缘也没有结,干干净净,对佛法满腔热情与赤诚。虽然懵懂,却有无知的勇气。
所以佛教讲“初心不改,成佛有余”。“信佛一年,佛在心间;信佛两年,佛在大殿;信佛三年,佛在西天。”
学佛刚开始是很干净的。尤其五台山本来就干净,我们这个寺院是新的,也是干净的。要珍惜这份“干净”,在这之上开花,不要错过这干净的宝贵时光。等到磨成“老油子”了,就再也回不到这干净的时候了。所以大家刚受了戒,要好好学,学佛不是贴标签就行的,要保持着身口意的清净。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