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所有的咒语都要以菩提心为前提,在具体修某个咒语的时候,甚至还要安住于三昧耶的体性。所以,打坐定下来之后,气息调顺了,身心也安静,再念咒语往往就比较相应。
修行能念到咒的这个部分,是非常高的层面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懂的。大家一起共修,有一个懂的就了不得了。哪怕没有一个人懂,菩萨肯定懂,只要我们念祂的心咒,祂的功德就会入我们的心量。
就好像佛菩萨跟我们建立“量子纠缠”关系了,虽然佛菩萨有什么功德我们不知道,但是不妨碍佛的功德力入到我们众生心来加持我们。好比我们不知道氧气哪里来的,但不妨碍我们呼吸氧气。
佛有祂功德的等持力,祂的功德力可以映现到众生身心里来,对我们产生加持力。
我们来修六字大明咒的时候,一方面要祈祷着修,另一方面,要很注意的就是发菩提心,对苦难众生要有拔苦予乐的悲悯之心,要带着这种大悲心来修。
六字大明咒本身就是大悲主尊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如果我们也有一点悲悯心的味道,就特别容易契合到观音菩萨的大悲海中。这句咒语就是六道的光明,每一个字都是拔苦的,我们不要忘掉它的这个特质。
如果注意这个了,平时我们就要留意去储备大悲资粮。只要是能策发悲心的,都把这个满满的悲心输入到六字大明咒里去。
就像放生的时候,被救众生的苦,你要去观察;这个世间苍生的苦,你要去关心。这就容易激发我们内心悲悯的情怀,把这高贵的悲悯之心作为种子,带着这个温度去念“嗡玛呢呗美吽”,众生才能感受到祂光明炽盛、拔苦予乐的力量。
这个微妙心印,本身就是一个大悲藏,所以我们在念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的特色是什么,它的色彩、温度是什么,必须要培养出大悲心的种子去跟咒语相应。
就像一个小孩子要去见大人,总要知道大人的性格、喜好,做一点大人喜欢的事,带一点大人喜欢的礼物。同样的道理,你不能念着观音菩萨的心咒,却连大悲主尊的一点功德都不去思惟,心相续里一点大悲的功德也不产生。只是空念,那佛菩萨圆满的功德就没办法映现到我们心里来,最多我们就是沾沾光。
能够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正行,再来念这一句六字大明咒,用一句专业的语言叫“修了生圆次第,还加上验相”,这种带着修行的圆满、大悲总持的功德力的人,只要一念起六字大明咒,所有听到的人都会泪流满面,自然而然就能引发内心的大悲情怀,就像流浪的孩子看到了观音妈妈一样,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
我们要对修行产生一种深刻的理解,就像现在讲的文化自信,我们对于信仰也要有信心,要清清楚楚地信,要让虔诚成为一种理性,把它修到刻骨铭心,成为一种技巧。就像手机一样,一拨这个电话号码它就会通。当我们对佛菩萨充满虔诚的时候,我们一祈祷,马上就能跟佛菩萨相通。
当我们带着大悲心去念六字大明咒,给这句咒语装藏,同时装藏的过程,也是在以我们小小的虔诚之心去叩启观音菩萨的大悲藏之门。这样我们身心世界里六道的种子,全部都会被六字大明咒的光明所照耀,六道众生都可以离苦得乐。
修行路上,每个人都是很平等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只要听明白,然后给自己布置功课,开始行动,必然会有收获。修行是非常客观、科学的,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