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禅堂,万缘放下

2025-03-03 22: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01.

禅七圆满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考功课”,方丈和尚拿着香板拍打每一个人,问你悟到了什么。


按照禅堂里的规矩,考功课的时候是不能开口的。如果有人开口,这禅七就要继续打下去,一直打到没人开口才算圆满。

 

所以,香板打到你 ——“说,念佛是谁?”你就静静地守住口,别犯业障。


一千多年过去了,禅七打得圆满代表什么?大家无话可说,不可说。因为“道”的本身就是不可说的。


不开口,说明大家都不错,都能降伏其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你心里还藏了只兔子,还想表达两句,还想证明自己开悟似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


图片



02.

最好的禅七受用就是心无所住,这是最高、最平凡的境界。甚至无凡无圣,没有所谓的开悟和不开悟这种分别念,这才是禅七打得好。


为什么禅宗叫“正法眼藏”?就正在这里。世间的人就是想着要怎么样表现自己,但这在佛门里恰恰是大忌。

 

为什么我师父终其一生都很普通、平凡?实际上都是这样,像虚云老和尚、梦参长老,这些老和尚都是很平凡的,就是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样子。我们学佛也是如此,越学就越像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善良的人。



图片



03.

一入禅堂,万缘放下,一心办道,没有任何的瓜葛、牵缠。就是正正常常的,直心道场,远离是非、远离颠倒梦想,不要造作,更不能装神弄鬼,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正法眼藏就是这样保持下来的。禅堂的宗旨,重点不是通过名、言、相让你了解“道”,而是通过禅堂里的规矩。“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我们在禅堂里遵守着这个清规,就会慢慢地趋于“道”的方向。

 

在禅堂里要心平气和的,如果心浮气躁,就算你自己不在意,也会打扰到别人。大家都在这个空间里用功,一个人如果心平气和,一坐一支香、两支香,一动不动,像消失了一样,像入涅槃一样,大家自然就会向他看齐。



图片



04.

禅堂里所谓的学规矩就是这个“不扰乱他人”,然后自己怎么样能够受用佛法。读经读得怎么样,修行修得怎么样,在禅堂里就表现出来了,包括你的福报、你的智慧。

 

你有智慧了,往下一定,两支香根本不会昏沉的,就融在空性里面了。如果没有空性,坐下去马上就昏沉。没福报坐不了禅的,坐着坐着就不行了,腰酸背痛,内外就岔气了。

 

禅堂是真正现出一个人修行真面目的地方,所以禅堂叫“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如果你的心没有空,就融入不了。


福报、智慧都有了,身体也好,腿一盘,几个小时都不会酸的,就入定了,就会有禅悦,叫“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乐”才是真正的禅悦。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欢迎关注|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FORIQINGLIANG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以一声佛号为依持
· 观世音菩萨的应急程序如何破轮回死局?
· 春天肝火旺?快收好这三个灭火秘笈
· 降伏其心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莫以己心量他境,但将觉照转自身
· 皈依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真正的精进并非世间意义上的忙碌!
· 禅堂里用功久了,心会呈现什么状态
· 今天,纪念马祖道一禅师|六祖大师预言中的传奇高僧
· 普劝同伦念佛文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春睏打盹,怎么解?
· 规矩就是戒,也是窍诀
· 自己如果不迷,一切都是金刚体性
· 学修佛法,对机很重要
· 修行不能急的
· 大愿不空,大力不虚!
· 请佛住世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在法界里,觐见文殊菩萨
· 息心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愿力改变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