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心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2025-02-24 21:30: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点击同步收听音频




念佛

第五章



佛是活的

杲日照霜雪

精进

气海

感应

他国作乱  我国安宁

大声念佛

不动尊

劝念佛

息心




阿弥陀佛又化了永明智觉延寿禅师,来劝导我们念佛。一百卷《宗镜录》里,这四句是他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

息思即是道,有思终不睹。


所以我们用功啊,一定要息心念佛。


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心若不清净,道业不成就。不管修哪样行门,要修到心地清净,方与佛法相应。


那么各位自己心里想想:我们念佛的时候,还有什么思想?旁边还有什么念头走出来?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看不破?还有什么地方有尴尬的事情?


所以念佛要念到心清净,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这样方能够一人修行,一人生西方,生到西方永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需一生,就可以成办这个道业,可以见佛了生死。如此,再回来娑婆,方能善巧方便,教化众生。



我们天台宗有二十五方便,这非常要紧,要调治好。


我们修行人,不管修那一种行,都要看这个心是不是“惺惺”。假如有一点昏迷,道业都不精,有一点散乱,功夫都不得力。


普陀山磐陀石上,有四个字:一个是“惺惺”,一个是“寂寂”。


惺惺乱想非,寂寂无记非,


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一个是昏迷,一个是妄想,这两种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


毛病不除掉,道业不成就,自己也不能得到轻安,这样子啦!一定要清净心,那么佛给你印可:难得难得,就是这样子!


今天如是念,明天也要如是念。像走路一样,路要认清楚。这是最要紧、最要紧的!


所以祖师讲,佛说过无量法门,念佛法门就是最稳最稳,不费工夫不费钱,只要心里念头坚。心不坚起来,就会被妄念所转,昏迷所盖。


所以念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心里面静下来、静下来,不在多,也不在少。


图片


像天台宗止观,(修安般法)数进不数出,我也学过一段时间,要想随它自然,也不容易。


惺惺寂寂,寂寂惺惺,


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基础、下手的关头。


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入定,就是用这四个字。所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三摩地,当以闻中入”。那么我们,“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佛道,佛道就是广大心。


所以心量是最大,世界一切一切都没有超出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唐朝庞蕴居士讲过两句法,《法藏三经》里也有录入:


世人爱真金,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这几句非常对应佛法讲的所缘境,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这是从所缘境来讲的。



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

息思即是道,有思终不睹。


所以要息思啦,思想息下来,方能够见道。你要有这个思想,就一辈子看不到佛了。所以这个思想打不得。


禅宗里也这么讲,“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有思想就不会进步的,我们念佛就是要断这个思想。


思想两个字讲讲深一点,叫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莫名其妙啦,糊里糊涂、糊里糊涂,一天到晚就在里面转,像磨案子一样转,这叫无明。


无明没有了,“无无明”,就是明了。有无明呢,生死不得了,心里安不住,无无明就有办法了。


图片


印光大师在天台山国清寺的念佛堂,写了一篇疏文,一开始就这样说:


夫念佛者,安心之法印。


安心法啦!念佛就是安我们心最好的法。


众生妄想,胡思乱想,这是很苦恼的。所以念佛叫“净一切”,把妄想都给它静下来。


没有乱想就是正想,所以叫“正法久住”。正字呢,就是佛之代表啦,就是我、佛祖、师无有差别。


这念佛珠拿着,心里面是有一尊佛的,所以念佛是安心之法,是了生死之法。



注:


① 二十五方便,是天台宗之修行法。天台宗将止观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共有二十五项,故云二十五方便。此二十五方便又可大别为五科,内容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环境等条件的预备,修习止观时必须注意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规律、心身调适方法,以及修行态度等方面。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开示:怎样面对流行瘟疫(避开大瘟疫的秘诀)
· 劝念佛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圆瑛大师: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
· 殊胜的不动佛心咒
· 坐禅,就是在降伏其心
· 不动尊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大声念佛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新年学习《心经》消灾免难增福慧|成道的重要因缘
·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 春养肝,禅养心:佛陀教你如何轻松消除愤怒(三)
· 智者大师:这样让忏悔更有效,能净化一切罪业!
· 春养肝,禅养心:化解嗔恨,修得内心安宁 (二)
· 他国作乱 我国安宁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修行第一步,要学会真实的忏悔
· 感应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虚云老和尚:修行要一门深入,诸门为助
· 春养肝,禅养心:不嗔不怒的春日修行指南 (一)
· 气海 |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精进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怎样发起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