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的窍诀

2025-03-19 06:11:00 发布: 人气:39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行直指》


普陀山的磐陀石上有四个字,

一个是“惺惺”,

一个是“寂寂”。

寂寂惺惺是,寂寂昏沉非;

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乱非。

这个是修行的关键,

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 摘自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师父悟公上人常常说:“寂寂惺惺是,寂寂昏沉非;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乱非。”寂寂还要惺惺,惺惺还要寂寂,这是修行的关键。


惺惺,就代表一个人是有觉性的。我们说“寂而常照”,这个“照”是指佛性当下的觉照,就是“惺”的状态;寂寂,代表他是沉稳的,有根柢的,能沉下来。


“惺惺寂寂是”,就是既要保持着大脑清清楚楚,同时又不散乱。“惺惺散乱非”,虽然有觉性,但胡思乱想就不对了。反过来说,“寂寂惺惺是”,既要能沉淀下来,同时还要保持着觉照的清明;“寂寂昏沉非”,如果寂寂的时候落入昏沉,那又不对了。


所以,“惺惺”和“寂寂”要相互平衡着,觉照的当下,保持着沉稳、安详、不散乱,平静而觉照,觉照而平静,这个是最好的状态。


这就是实修派的窍诀啊,禅宗最窍诀的秘密也就是这句话了。师父老人家八十五岁圆寂前才讲到这个,这在平时不好讲的。因为既然是窍诀,就是他老人家修行一辈子的心得体会,不会随便讲的。多少修行人一辈子也不会显露。


图片

▲古文殊寺禅堂“惺寂等持”


打坐有打坐的正确状态,干活也有干活的正确状态。干活的时候别打妄想,不开小差,干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叫定力。大脑清清楚楚,觉照明利,这就是修行,这里面就具足了戒定慧的修持。 


处处都可以修行,哪儿不是修行啊?干活不是修行吗?禅宗里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于普通平凡之处,最看修行功夫的,吃饭、上厕所都要有正念。 


每天吃饭、睡觉、出坡、做功课、听法,好像觉得挺雷同,实际上每天都不一样。干的活不一样,心里的烦恼也不一样,每天都是新的,儒家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哪怕听一样的法,每天觉悟的也不一样。


图片


在物欲横流里,我们能把身心沉淀下来学佛、修行,这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不要说在末法时代了,就是在佛陀时代都是极其稀有的。因为一个人要从过去的生活状态里“跳槽”到修行的频道,有多少人会被你动心呀!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只要有一个人想不通,就有可能成为你的障碍。修行能身也安、心也安,这是需要很大福报的。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了,就要把自己的状态也调整过来,调稳了,这样稳稳地修几十年,就能迎来修行路上的春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关于“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倡议书
·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 恭诵《普门品》,跟观音菩萨结个殊胜的因缘
· 是什么咒,佛都那么难求得?
· 忏悔不仅可以消罪障,甚至是一种成就法
·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最重要的修法
· 印光大师: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
· 观世音菩萨圣诞特辑|修六字大明咒的秘密
· “念佛是谁”这句话,是不能回答的
· 学佛之后,第一个当务之急是忏悔、积资
· 超时空的加持
· 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就有百分之百的加持
· 被小人欺负,可以试试这样应对
· 具足这三点,说明你的修行进步了
· 打坐时怎样才能静下来
· “为什么菩萨要自己念自己呢?”
· 注意!这六种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地忏悔!
· 佛说女子除此八十四态,无不得道
· 佛陀亲口教导我们断除淫欲心的方法
· 要对治昏沉,先对治散乱
· 广钦老和尚: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