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2022) 0000575
禅宗有一句话叫“功夫落堂”,
意思是坐禅者身和心完全融合,
在禅垫当中得入定。
这种定实际上是
轻安现前之后所得的受用。
在现在这个时代,禅堂坐禅的人中能得禅定、得轻安的,比例很少。大多数人往那一坐,心跟身不合,身跟座不合,坐了没几分钟,就身心焦躁了。但老参师父呢,一坐下就定定的,进入状态了。他们已经没有烦恼,已经得清凉了,一入定光就出来了。
所以,一个禅堂里面如果老参师父多,这个禅堂安定的力量就会很大,大家也会很喜欢亲近这样的道场。像五台山,文殊菩萨带着一万菩萨常住于此,我们来到这里就可以感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
BUDDHA
我们坐不住、定不了,是因为有个“我”在作怪。在《佛陀传》里,佛陀说到,爱欲、贪乐已经没有办法干扰到我,我要进入正觉的世界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魔的力量已经没有办法撼动佛陀了。三界二十五有,我们只要着其中任何一个有,就是戴上了魔的手铐脚镣,生死轮回就有我们的份了。
以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状态,天魔是不会现前的。我们的我执还很强,心还一点不清净,天魔根本不用动,我们自身带着的几个魔——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就把我们拿捏得死死的。
当我们在经典里看到佛陀时代很多佛弟子在佛的教导下,当下就心开意解证阿罗汉果时,我们也会觉得神清气爽。证阿罗汉果代表已经出离三界,出离二十五有的烦恼不净了。
DHARMA
我师父以前跟我讲得很清楚,只要出了十八界就是出三界。六根对六尘,这是十二处,加上六个分别识,一共十八界。从根、尘、识中得解脱,就出十八界了,出了十八界,三界就奈何不了我们了。实际上证得阿罗汉的理路是很容易明白的,关键是把理转为受用,也就是去运用、去证得,这个很难。
对我们而言,在这个时代还能来研究出生死的课题,这已经是很幸福很奢侈的事了。我们的脚步踏在道场里,寺院里还有我们一张床,这已经很幸福了。对懂得珍惜的人来说,这张床就是他的禅座、他的莲花座。
MONK
我们安住在寺院,于这世间无挂无碍、来去自在,有了这种心态,魔王要气得吹胡子瞪眼了。因为在魔王眼里,三界都是他的地盘,现在我们却要超出三界,脱离他的掌控了。
我们以建寺院为机缘,让大家汇聚在五台山,也是因为文殊菩萨是弘扬般若智慧的。般若智慧就是心的相貌,心本身就是智慧之体,不管我们觉不觉悟,祂的体性都在那里。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觉悟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越来越得到受用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流下委屈的泪水。我们在那一刻会发现自己生生世世的迷失颠倒、种种的习气垢染,本来就不存在。
寺院是干什么的?寺院其实就是提醒我们修行的地方。像我们现在身处这样的法堂,就好像坐在清凉寂静的山洞里一样,可以心无旁骛不被打扰,这就是修行的顺缘。
所以,既来之,就要懂得珍惜善因缘,努力进入修行的状态,让自己早日成功出离三界。
——三参法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佛教慧日】
Find Me |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