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同步音频
我们修行要怀着虔诚心和一切恭敬的心,也要发菩提心、发广大的心。
恭敬心和广大心
有虔诚心、恭敬心我们就可以自利了。我们会因为自己的虔诚恭敬而得到自我净化,并且得以启迪智慧、消除业障。虔诚心、恭敬心会令自己当下受益,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三宝的益处,要从恭敬中求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很恭敬地去听经闻法、修学佛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广大心,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佛法、修学佛法。我们在这里修行,我们是代表着我们的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累劫冤亲债主,代表着我们身心内外、四生六道、九幽十类一切有缘众生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若欲圆满净戒波罗蜜多,应当如是发广大心:“普为怜悯一切众生,所谓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自求解脱,护持禁戒。”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要想:我是代表一切众生在修学佛法。听法时也是一样,我们每天坐在法堂里发着广大心听经闻法,那是非常庄严肃穆、神圣尊贵的。
恭敬心和广大心
需要不断训练
我们平时看到有关佛法的视频短片,不要因为它普通,离我们很近,我们经常看、看习惯了,就生不起恭敬心。因为它承载了佛法,所以它对我们来说就是无比尊贵的。观看的时候,我们要越发得有恭敬心。生起恭敬心,这也需要训练的,平时要不断训练,慢慢地我们才能够越来越有恭敬的状态。
就像孩子对父母的孝心一样,这实际上是需要训练的。要从我们本有的孩子对父母的那种亲情的爱,对父母的依赖,对父母种种的情感,然后汇聚、升华到孝心的境界。孝心是一个子孙的修养,每个人都有对父母孝顺的先天基础,但是也必须有后天的理性。
我们学佛也是一样,虔诚心和广大心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培养的,都是我们修行的内容。佛法里的任何一句话,都是需要我们努力用功、慢慢积累的,最后,我们才能够达到那种境界。师父只是抛出一个题目来,就好像学校里老师让学生写作文一样,老师起个题目,学生去写,怎么样把这篇作文写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整篇文章写得很精彩,是学生需要去努力的。
修行也是这样的,师父为你们解释了恭敬心和广大心,但具体实践还是需要自己点点滴滴地身体力行的。
——三参法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