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师父悟公上人的一生就是佛法的一生,就是自利利他的一生。我们怀念他,就是深信佛法能改变我们过去的错误,能够建立佛法的、觉悟的生命次序。《华严经》里也讲到“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师就是以法利人的人。
我刚出家的时候,给师父做侍者,每天都陪在师父身边,看师父每天要接待各种各样的人。一般人或许会认为自己见到这位高僧了,这句话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问题,但是从理解的层面上来说,见到的是什么?
很多人见到师父,或许不会想“师父”到底代表是什么。我们学佛很久后,有可能才会明白:“师父”代表三界的希望,是轮回苦海的一艘船,是茫茫黑暗中的一道亮光啊!
所以说,怀念一位高僧,对我们三宝弟子来说,这是最实际的修法。
—
Manjusri Temple
就像我们感恩父母的心一样,应当如何表达?如果一个人对父母没什么好感,亲情就很淡薄,父母离开了人间也从来不去回忆,对于自己生命的来源,他的内心也不会有什么感恩心的。
按照世间的规矩来说,在佛陀的年代,人寿百岁,佛陀活到百岁是正常的,但为什么八十岁就示寂呢?佛陀解释说,这是一切诸佛来到人间的规矩。
佛来人间不单单不占便宜,反而要把自己生命中百分之二十的福禄寿补贴给这个世界。以后弥勒菩萨成佛也是这样,那时候的人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但弥勒佛也只活到八万岁。所以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佛陀贴现给我们的福禄寿。我师父也说:“我活到百岁是没有问题的,我把自己的这些都给你们。”
佛教要想兴盛,就要忆念诸佛,忆念佛祖的恩德,忆念祖师的恩德。所以,不管是各宗各祖的生日还是圆寂日,我们都要忆念。
佛教里诸佛菩萨和祖师的纪念日跟世间的有着极大的不同,佛菩萨、祖师的生日,叫示生;祂的灭叫示灭、示寂。这都是表法的,是具有佛法内涵的,所以我们的忆念也是学习佛法、修行佛法。因为诸佛是没有生灭的,于无生中示现生,于无灭中示现寂。
佛陀的大觉是圆满的,甚至没有时空的障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属于非常低级的一种文明,我们有一个天然的沟坎,认为有生死,而且被生老病死障碍着。佛菩萨的智慧帮助我们搭起“高速公路”,搭起“高架桥”,令天堑变通途,去超越生老病死,这是这个世界里最高级的永恒话题,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
这个时代科技的发达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危机。科技只是一种工具,如果我们太迷信工具,本身就是我们智商的一个缺陷。人类陷入了一个庞大的信息漩涡和精致的科技利器之中,当我们慢慢地习惯了这种科技的便利的时候,就会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
Three Refuges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拥有思考能力。当人类丧失了这种“思考”功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道德滑坡、人将不仁之时。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学佛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最珍贵的是金钱,但对于我们来说,有可能最珍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我们能选择信仰,选择思考这么高贵的问题来启发我们的智慧,开启我们本有的佛性,要感恩这些高僧大德。从佛到祖师,到一代一代的高僧,他们践行着佛法,证明着佛法,同时也传承着佛法。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这份坚守,我们在佛陀涅槃将近两千九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遇到佛法,还有机会去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