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漫言》(十四)太平府、抵南京、不为众者不可亲近

2022-10-14 00:12: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图片

宝华山见月律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平府

走太平府。闻融悟法师在青山讲法华经,去府不远,三人欣欣问路而往。到已日落,当家僧见杖笠蒲团不安单。说之再三,观天晚难行,乃令领出山门外,于路旁一小土地庙宿。三人将蒲团相重对坐,余云,既为法来,岂因此空回。次早仍入寺吃粥已,听经一座即下山,向村乞食,问路而行。




图片

抵南京

于初十日巳时分到南京。遥瞻报恩寺宝塔,五色凌空,光辉映日,进内顶礼旋绕。至午腹饥无食,问塔下随喜者,何处有接众斋堂。有人指示云,南廊三藏殿便是。到彼礼佛,坐殿台旁,出进有僧,全不相问。余等疑此何故,起身出门遇一老僧,说其所以。彼云,南京是讲席禅堂,若衣履整齐,是清客禅和,乃有人接应,汝等是方僧行脚,故尔不问。


图片




图片

不为众者不可亲近

遂即进城,至钟鼓楼西,大佛庵挂单。其佛以芦篷覆之。主人实念修行,以盏饭接众,甚喜余等,问从何来。答从云南来。彼云,兴善寺当家者号印吾,是汝等乡里,可往相看,自然留住。次日午间往彼安单,见大众皆是多年虫蛀仓米,少盐臭齑。及至各寮随喜,见彼眷属,俱食时蔬白米。当家之徒号廓然,亦滇人,闻余等语音,晚到云水堂认乡里。余言,我等是贵州人。彼再问,似欲留住。余谓成拙、觉心言,万里而来,宜依止有道德善知识。如此不为众者,宁甘淡薄,不可亲近。




【译文】


我们来到太平府,听说融悟法师在青山寺讲《法华经》,离府城不远。我们欣然问路前去,到寺时太阳已经落山。当家僧见我们都是杖笠蒲团,不给安单。求之再三,他见天晚难行,就叫人把我们带出山门外,在路旁一个小土地庙里住宿。三人把蒲团相重,对面而坐。我说:“既然我们为求法而来,怎么能空手而回呢!”次日一早,我们仍然走回寺去,吃了早粥,听经一座,就下山去,向村民乞食问路,又继续前行。


于初十日巳时许,到了南京。遥见报恩寺宝塔,五色凌空,映日生辉。进内顶礼绕塔,到了中午,腹饥无食,就问礼塔的人什么地方有接待僧人的斋堂。有人指著南廊三藏殿说:“那里就是。”我们去到那里,礼佛毕,坐在殿台阶旁,只见有僧人进出,却无人上前招呼我们。我们三人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就起身出门,遇到一老僧,向他打听其原因,他说:“南京是讲席禅堂,如果衣履整齐,是禅和清客,就有人接待。你们是游方僧行脚的,所以无人过问。”


图片


我们遂即进城,到钟鼓楼西大佛庵挂单,那里没有大殿,只有一芦席篷遮在佛像上。庵主是实修之人,以一盏饭接待僧众,很高兴见到我们。知道我们从云南来,就说:“这里兴善寺的当家,法号印吾,是你们的同乡,可以去那里,自然会留你们住宿的。”次日午,我们到了那里安单。见大众吃的都是虫蛀陈仓之米,菜只是少盐的臭薤之类。我们进到客寮随喜观看,见到他们本寺常住众人,吃的却是时鲜蔬菜和白净米饭。当家之徒名廓然,也是云南人,听到我们的口音。晚上他来云水堂认乡亲,我说我们是贵州人。他又再问,像是要留我们住下。我对成拙和觉心说:“咱们迢迢万里而来,应当依止有道德的善知识,像这种不为众人着想的人,我们宁可甘愿清苦,不可以亲近。”


图片

Find me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相关文章
· 祂是宇宙中最具救护的力量,与你我有大因缘〡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海尘得授记
· 九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超时空的大悲救度
· 【茶香慧日寺】:是菩萨否
·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待人与克己的最高标准
· 其实,这都是善根相的体现
· 揭开我执、我慢,真理就在那里
· 修福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你有把握临终念佛得往生吗
· 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 躲在菩提心的壳子里
· 深信因果②|信仰要落实于生活
· 共读寒山诗,找回被遗忘的“百尺树”|天生我材莫堪负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6-1)
· 这些福德因缘,丝毫也不能离开您的加持
· 念生死苦 ,发菩提心的第六因缘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圆瑛法师)
· 这个心,是成佛之因
· 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 人生短暂?宽度可以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