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菩萨,您准备好了吗?

2022-09-24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梵网经》


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菩萨璎珞本业经》


佛言:“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

——《梵网经》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菩萨戒以菩提心为体


图片


菩萨戒以菩提心为体,这个菩提心就是佛心。我们众生的心里面有有漏的部分,有烦恼的部分,那个第六意识心,迷惑颠倒的心,它都是有业力的。我们的心跟佛一样光明的那一部分就叫菩提心,这个心它是无漏的、是清净的、无染的,它是金刚体性的,是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


图片


我们每天都应该思考如何发菩提心,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每天做事之前都要想一下,要回归到菩提心的状态去做。



受菩萨戒的前提


求菩萨戒,前提至少要受过三皈依,最好也受过五戒。受菩萨戒有渐的,还有顿的。三皈依、五戒,平时也有受持八关斋戒,这样子就属于渐的,然后再受菩萨戒就很如法。


有一种大根器的他也有顿的,皈依之后他可以直接发起菩提心,也有的。但是,最好是三皈依有一段时间了,也能在受菩萨戒之前争取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受菩萨戒的功课


图片


求受菩萨戒,要先学习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写的《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将菩提心视为修行佛道、圆成净业的根本条件。


“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理事圆融,知见透辟,而且至诚恳切,感人至深。文中首陈发菩提心的实际功用。又由于十种因缘,菩提心得以发起。

         

图片

    

之后,再学一学印度寂天大师作的《入菩萨行论》。因为寂天大师修行的成就很高,所以大乘佛教,我们要发菩提心的话,学习这部《入菩萨行论》,加持会比较大。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要每天去思维菩提心的意义,思考如何发菩提心。最简单的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为了天边无边无际、四生六道、法界一切的如母有情,我发无上广大的菩提心”,要发这样子成佛的心。



多多积累受菩萨戒的资粮

图片


发菩提心,要受菩萨戒,如果连护持三宝这个行为都没做过的话,那我们的修行就不庄严了。发心来护持三宝,这是很庄严的事情。想做菩萨,结果连三宝的事业都没有去奉献过,还说利益众生,这怎么可能呢?利益众生需要强大的资粮,这个资粮就是从服务三宝、供养三宝里来的。


我们对三宝的这个皈依境,只有皈依得越好,才能够利益众生,利益得越好,才能自利利他。学习《劝发菩提心文》、《入菩萨行论》,然后再加上到寺院做义工的经历,有了这些,会对我们受菩萨戒增加非常大的福报,所以要尽量多多积累受菩萨戒的资粮。


——三参法师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相关文章
· 启迪智慧
· 打坐,是正觉现前的时刻
· 绍云长老:你为什么没有开悟呢(二)
· 今日秋分|愿生活,恰如其分
· 学佛的意义
· 寺院国庆假期通知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七)
· 佛弟子,要做人间的一轮月
· 《金刚葫芦娃》防疫动画系列小视频 | 启动更大呼吸功能
· 无论走到哪里,都亲近在文殊菩萨身边
· 【茶香慧日寺】:善良
· 净慧长老诗词欣赏——《浪淘沙》
· 见到欢乐人,如何观想?——日诵净行品82愿
· 佛陀度众生,不止这一个方法
· 这是世间第一福田
· 你做的这个梦,靠谱吗?
· 觉性的心花
· 忘失正念之时,心就被烦恼劫走了
· 【虚云老和尚】这样做入道自然易
· 什么是生活禅?为什么要提倡生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