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精神
“孝顺、孝顺”啊,这个顺就是一种孝,这个顺就是一种美德,它也是一种观察力,它同时也是一种耐心、一种孝心。
孔夫子一生当中,他老人家的品格就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一个是“仁”,仁者爱人,亦是仁爱之心;第二就是“恕”,站在别人角度去考虑,你就会宽容他、原谅他、包容他。我们有了仁爱之心,忠恕之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点君子之气、圣贤之品。
所以凡人跟佛、跟圣贤,他们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把自私的爱己之心去爱人。所以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圣贤,因为我们每个人把自私的心再扩大一点,能够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己之心去爱人,那就是圣人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一切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把它培养大,它就是圣人之心。所以这个教育下一代,尤其我们家庭教育,要非常细致地抓住孩子的这种善良,把他这个善良肯定,鼓励他,把它巩固下来。把他偶尔犯出来的这种过错,能够及时提醒他。
——传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