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积累功德的
殊胜机会
seize the
opportunity
ACCUMULATING MERITS
心灵的画布
我们佛弟子要把心沉淀下来
心灵的画布才能够展开
褶皱才能够慢慢地熨平
我们佛弟子要把心沉淀下来,心灵的画布才能够展开,褶皱才能够慢慢地熨平,然后再打一个底色。像绘画一样,给布打上底色,然后挂浆,里面有很多的配料,可以防止蛀虫。底要打得很好,之后打磨,然后才能在上面画东西。
我们佛弟子修行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先要找到这块布——我们的心。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是迷失的状态,所以要找到我们的心,然后在上面打磨、处理。防虫的东西要做好,药要抹上,这就是戒律;然后打上浆,磨平了,这就是定;在上面画画,这才是慧。此生中这个学会了,就成功了,我们生而为人,最珍贵的事情就完成了。
一亩三分地
自给自足
修行的成本不能太高
只要有一亩三分地,就能养活自己了
我们修行成本不能太高,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这一条线,甚至整个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基本上生活成本不需要太高。热带的很多地方,他们房前房后种几棵椰子树、芒果树,就可以不用干活了,就可以禅定了。椰子树会一直长椰子的,所以那里特别适合修行。
我们中国人的农耕文明叫“一亩三分地”,只要有一亩三分地,就能养活自己了,而且农耕也是有规律的。所以,过去皇帝都有一亩三分地,他要通过自己种地来表法:“我是可以自养的。”而且通过这个了解天下春播秋收的规律。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也是农禅并重,能够自养的模式。
有意义的人生
修行需要适合的地方
修行:
大众化+低成本
我们在这里很自然地就能讲话,不会上气不接下气。我们的体力除了维护自己的生命,还能够做义工,去奉献。
所以修行要有一个很适合的地方,如果到太空上去,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都很难。为了能够呼吸,太空舱里面要按照地球地表空气进行配比,生活成本太高了。修行要大众化,生活成本一定不能太高,要让每个人都可以修。
方寸心乱?
👉听经闻法
人是很脆弱的,适合修行的地方实际上很少。每天晚上我们能坐在一起共修,人生能有多少次这样积累功德的机会?如果不用佛法来引导,方寸心又乱,还找不到入口,我们迷乱的生命就停不下来。只有听经闻法,引导我们的思绪,慢慢慢慢找个着陆点,找到那块布,去涂抹、打底、防虫、打磨,然后画画,才能跟上这个步骤。这样,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不会空过。
——三参法师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
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