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三皈依既有皈依,也有戒、定、慧。因为佛宝本身就具足一切,法宝也具足一切,僧宝也具足一切,但要得受用的话,还是要次第具足,渐渐地才能显发。所以要登坛受戒、作法、羯磨,然后得到戒体。
戒,是佛陀的身庄严。我们受持佛戒,就是在身业的功德上,与佛陀保持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戒体来自于佛陀。如果大家能够如理如法,道场清净,发心清净,法缘也殊胜,那每个人求受戒时都会有所感受,戒体加身也会有感应。
守护戒,不令破损
守护戒就是不令破损。因为有了标准,我们知道自己无量劫以来有所违犯,才造就了轮回,所以会心生惭愧。戒的无漏功德可以带领我们超出轮回,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清净地持戒,另一方面要知惭愧、求忏悔。
如果不小心违犯戒的话,是可以通过忏悔得清净的。哪怕我们清净地持戒了,还是要忏悔无量劫来的违犯,所以佛教里的受戒堂又叫“忏悔堂”。
无量劫来轮回至今,我们得人身、为佛子,进而又出家,秉受如来的戒体,身着的法服在护着我们的身,我们受的戒不仅护身,而且护心。在心上,戒的功德也是无漏的。
因为戒,我们亲近到了佛陀,所以守护着戒,就是守护着我们跟佛陀的链接,我们就跟佛在一起。
守护着戒,就是守护着我们跟佛陀的关系
具足无量功德
受戒的仪轨看似简单,实际上这个法能传承到我们身上是不简单的。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连大僧也无法求得具足戒,二部僧更是没有办法受戒。直到第一位净检比丘尼,她才有了这个机会,所以她非常珍惜,最后飞身到极乐世界去了。到近代的隆莲法师,她受能海法师的委托,才恢复了二部僧受戒的法的传承,我们现在才有机会受戒。
现在很多佛教国家,像泰国、缅甸的女众出家人还是没有受戒的机会,她们平时穿着粉红色或者白色的袈裟,虽然也剃着光头,但严格来说,她们既没有沙弥尼戒,也没有式叉摩那戒,就叫清净女。大乘佛教到现在还保持着这个传承,无量的功德具足,让我们还能显现戒法,显现出戒体,实际上这里具足了非常多的威德、福报和因缘。
大乘佛教到现在还保持着这个传承
这里面具足了非常多的威德、福报和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