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FORIQINGLIANG
丨菩提心难发也要发
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
每天要去忆念菩萨戒的境是什么?
它是以菩提心为体的,菩提心就是佛心。我们众生的心里面有有漏的部分,有烦恼的部分,这个第六意识心、迷惑颠倒的心都是有业力的;我们众生的心的光明跟佛相同的那一部分叫菩提心,这个心是无漏的、是清净无染的,是金刚体性的,是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
所以,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每天都要思考怎么发菩提心。无论做什么,都要回归到菩提心的状态去做。
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
每天都要思考怎么发菩提心。
PART ONE
▏发菩提心,学菩萨道 ▏
诸佛菩萨过去都是因为发菩提心而转凡成圣,乃至学菩萨道一步一步积累资粮而成佛的。所以,我们要利益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佛教在中国传承已逾两千年,古往今来,多少大德高僧大发菩提心,始终将众生的利益福祉放在首位。
甚至佛教里有的山里的修行人,本来要去打水的,看到一只鸭子卧在路前方,他索性就转头回来,坐化圆寂了。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理解。
本来凡夫最看重生命,然而觉悟之后,若为利益众生,甚至为了不打扰众生,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舍弃。
我们要利益众生, 就必须发菩提心。
PART TWO
▏菩提心难发 ▏
古人说“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之前我曾理解为,修行人福报增长,下一辈子能做宰相;实则不然,光靠福报还是不能做宰相,人要具备奉献的精神。也就是发了菩提心,才可以做宰相,可以帮助这个社会。一个修行得道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要找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是很难的。传说舍利弗尊者于六十小劫前,行菩萨道时,不但愿意把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资财布施与人,甚至连身体、生命也愿布施与人。
一天,帝释天王化为贫女对他说:“母亲患有不治之症,医生说要一位修道者的眼球作药引,才能治好母亲的病。”舍利弗毫不犹豫地将左眼取下,交给贫女。贫女手接眼球说:“医生说是要右眼。”舍利弗接着又挖出右眼球交给贫女。贫女接过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说:“你是一个什么修道的人?眼球臭得难闻!”遂将眼球扔在地下,用脚一踩,拂袖而去。
舍利弗血流满面,听到贫女的话和踩眼球的声音,忍住疼痛叹了一口气说:“众生难度,菩提心难发,菩萨行难行,我还是当一个自了汉算了。”遇到佛陀后,舍利弗也是声闻众,证阿罗汉果。
所以发菩提心是很困难的,佛陀在经典里,以“鱼子庵摩罗”来比喻 “菩萨初发心”:一百个鱼子中,只有一两个能变鱼苗;庵摩罗果好像狗尾巴花,随风飘满天,但是只有极少数才能生根发芽。
一个修行得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PART THREE
▏需要真实地修 ▏
发菩提心的过程,是需要我们真实地修的。我们平时在家里要孕育、酝酿,甚至朝山拜佛的时候,一个人跪在佛殿上,对着佛静静地发菩提心。学佛要自己用心,一点点的干扰,你发的这个心都会受打扰。
为什么我们汉传佛教里面,受菩萨戒头上要烧香疤?头上烧香疤的时候,就是发菩提心的时候。这个生命当中最殊胜的心,难发却又很容易消失,所以要刻骨铭心地记住这一刻,修行就是要护念住这种善法。
你虽然发起了这个世间最殊胜的心,但是世间人因为发不起来,反而不理解你,而种种毁谤,这时候,我们正好趁机忏悔业障,忏悔自己因为无明、没有发菩提心而造作了种种恶业,同时“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虽然你因为不被人理解而委屈,但是佛菩萨知道,诸佛菩萨会提携我们,断尽我们无量劫来的恶业、魔障。
发菩提心的过程,
需要我们真实地修出来的。
PART FOUR
▏精进求出离 ▏
我们中国称为大乘佛教,但是如果菩提心没发起来也是枉然;如果出离心都没有训练过,就很难发起菩提心,离大乘就很远了。严格来说,不追求解脱的话,对痛苦没有一个刨根问底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动机的话,成为佛教徒也是级别不高的,分数不高的。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之前还要学出离心,看清世界这些痛苦的真相,定要追求解脱。
菩提心再难发也要发,因为这是诸佛菩萨过去发,未来诸佛菩萨现在发、将要发的,解脱轮回离苦得乐只有这条路。
如果以智慧来观察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众生为无明暗覆苦所逼,营营役役,忙忙碌碌都是为了自己,造作的身口意的罪业弥漫着整个世界。这个娑婆世界的真相就是三界火宅,六道牢狱,即使现在修行了,发了菩提心,也应当为身处堪忍世界心生惭愧,诸佛弟子当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求出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