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向,一定不会错
翻越生老病死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超越物质外在
怎样超越时空的障碍?
我们面对生命生老病死的规律就像面对自然生态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非常无奈、十分被动的,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经历和接受生老病死。
站于高维
学佛了之后,我们要经历很多的学修、实践,然后一点一点积累出无漏的功德,慢慢地我们就会翻越生老病死的大山。
当我们有了智慧,我们就会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这个世界,那个时候,生老病死的困境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是困境了。时空的障碍是由维度决定的,当智慧维度提高了之后,这种障碍就不存在了。
学佛的生命体验
坚定
方向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我们学佛,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开始。佛教里有一句话:失败有两种,一种是没开始,一种是开始之后中断了。只要我们能够开始,并且不中断,就一定会是成功的。
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很好,叫“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佛教里的“相信”,有一种大智慧、有一种真实的功德力在里面,祂启发着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坚定方向,一路前行,最后我们会证明佛所讲的一切真实不虚。因为我们相信佛不会妄语,不会欺骗我们,所以师父他们老一辈从小学佛、出家修行,一直那么充满自信、安祥自在。
安详
自在
阿弥陀佛
Amitabha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学佛之后能有一点感应,有一点生命体验,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首先我们不能骄傲,有这些体验并不代表我们善根有多深,有可能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刚强难化,所以佛菩萨慈悲,先让我们体验一下佛法不是假的。我们初入佛门时,还没有太多的妄想,所以菩萨悲悯我们,先让我们身心感受一下,让我们于诸佛菩萨生信心,然后把这些变成修行的动力,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理解,慢慢地去体悟。
如果没有这些生命体验,也不要失落,有可能你本身状态就很好,正毫不怀疑地走在学佛这条路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如果不经历这些体验,有可能他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道路,有可能会走着走着坚持不下去。轮回里有太多感官上能直接感受的东西,这是无法规避的,而功德我们是很难感受到的,功德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我们是听不到的,形象大到一定程度我们也是看不见的,那我们怎么于大的象、大的音、大的理去生信呢?
用理性超越感官世界
BUDDHA
投胎为人,我们都依赖感官去探索外在的世界,感官以外的世界我们要怎么相信?这个看得见摸得到的世界,我们要有智慧去超越它。《金刚经》里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我们看到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妄想所生。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明明看到有墙,撞上去肯定撞一个大包。(现代量子物理学已探索到,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是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并且实验证明,物质显现出来的物理存在状态,受观察者影响,跟观察者有关。)
我们要怎样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把佛法的道理变成一种理性?虽然暂时我们体证不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境界,但是信念上我们要相信佛的话真实不虚,然后我们再不断地修行,慢慢地超越自己的四大,用理性来领导它,从而逐渐聚集各种各样的功德。
All all,
all is vanity.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当功德成体了,跟佛菩萨感应了,佛菩萨的体在我们的生命里开始长养,变成我们的体了;这时候,这个体就能带领着我们的四大,我们的正报和依报就会发生转变。
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要靠信念去相信。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有的人是活着就证得往生,有的人是临命终之后往生。不管活着往生我们办得到还是办不到,因为方向肯定不会错,所以只要修行都是功不唐捐的。否则,爱恨情仇一辈子,最后只能“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三参法师
—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