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度众生,不止这一个方法

2022-09-22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图片




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的阴阳、五行、八卦好像很熟悉,但实际上它们非常甚深,我们活了几十年,不一定能体验到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同样的,我们学佛几十年,也未必能区别佛力和魔力,所以修成功的善知识很少,但是只要有一位,他就能够利益无量的众生。








图片
图片





般若是佛陀的正法眼藏,是佛陀度众生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个人学佛,能了解般若空性,就可以自立门户了,凭着空性的正见就可以出三界了。


但是,如果佛陀度众生只有这一个方法的话,有多少人能知道般若空性见呢?所以佛陀还有本愿力,还有威德力,也可以度众生,只要有信心,依止着佛陀,也可以得度。不是所有佛弟子都能明白般若空性的,但是不明白不要紧,有信心照样可以解脱。


解脱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果想出家肩负如来的重任、住持三宝、成为真正的善知识,必然是要开正法眼的,必然是要了达空性的真谛的。虽然一个时代所出的这样的善知识很少,但肯定会有,他就能肩负佛陀的法脉,正法就能够住世。


这是佛法最不共一切外道的法,这个法本身就是佛的妈妈,这个法里就有般若空性的见,所以般若又叫佛母。明白这个了,依着它就可以做菩萨,可以成佛。


文殊菩萨老人家住在人间,主要弘扬般若空性。一个佛弟子读《大般若经》时法喜充满,说明他有大善根,与文殊菩萨有缘,与佛陀有缘。“世间一切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只有佛陀才能讲出这么甚深的般若空性的见地。


如果明白这个了,已无关佛陀住世的寿命长短了,重要的是佛陀把这个智慧、天地宇宙的真理留给我们。尊重这个见地,即为见佛,佛就是住世;没有这个见地,哪怕佛陀肉身住世,在我们众生的频道里造业也很容易,但产生功德是不容易的。


所以,众生业报成熟的时候,真的很苦。经典告诉我们,吝啬的果报会受饿鬼的苦;杀生的果报是短命、不健康;浪费粮食的果报是会没有粮食吃、没有东西吃;浪费水的果报是投生到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地藏经》里多少次地重复,我们是“刚强难化”的众生,在轮回的路上,我们都是硬得不得了的石头,十年、二十年,我们对轮回的真相也没什么反应的。有了寺院这样的平台给我们修行,有了一个僧团让我们这样依靠,多少年之后才会有一点感觉。


我们要深刻地反省自己,学佛就是为了爬出三界。我们爬得出去吗?我们是轮回的德性,还是出三界的德性?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在轮回的习性里,六道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心里既有畜生道,也有修罗、罗刹、饿鬼、地狱,外在世界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折射,如果没有正报的德性,是不会产生正报、依报这些景象的。


现在社会上有一家百年老店都是奇迹一样的存在,佛法三千多年来为人间保留着,但是我们能珍惜多少呢?所以,我们现在还能主动来学佛,灌也要把佛法灌到我们的心里去,灌到每一个细胞去,要深刻地改变自己、修正自己。


如果有了空性见,有了般若的智慧,我们就能爬出三界;如果没有,要赶快爬上佛法的大船,靠着对佛菩萨的信心、诸佛菩萨的威德,我们也能被救出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道宣律师问天人,人间做何功德为最大?

图片

清凉剧场|文殊菩萨化身显圣之贫女乞斋

图片

“荣耀众德”,让人性之光温暖彼此

图片

佛教修行的目的

图片

甘露醍醐 | 普皆恭敬,就会得到万事万物的启发

图片

珍惜,是最好的报答

图片

修行不要急

图片

希望我不要给佛教抹黑

图片

佛的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福

图片

慈悲之语〡读诵此咒,可消除罪业,往生极乐净土

图片

珍惜有暇的此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觉性的心花
· 忘失正念之时,心就被烦恼劫走了
· 【虚云老和尚】这样做入道自然易
· 什么是生活禅?为什么要提倡生活禅?
· 生命真谛 无道即苦
· 共善力所产生的功德,百千万劫难遭遇
· 修行里的以道为乐
· 把握积累功德的殊胜机会
· 《金刚葫芦娃》防疫动画系列小视频 | 五气护身观想法(脾)
· 所谓训练,是一种破“我执”的折磨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七)|这次法宴上的诸大菩萨有哪几位?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3)
· 这个方向,一定不会错
· 竹窗下,莲池大师写了啥?| 第十篇:修学佛法,心悟为主
· 人生大事,有答案了吗? ——慧看电影《人生大事》
· 大悲救度
· 守护戒,就是守护着我们与佛陀的链接
· 善行必结善果,恶行必结恶果(3) ||《地藏菩萨传》(第37回)
·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 佛门中做什么事功德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