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
“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携一万菩萨长居于此教化众生。文殊菩萨常常应不同众生的机,化现不同的身相,演说相应的法门。
[译文]
唐朝法云, 雁门赵氏子, 本质淳厚善良, 毁誉淡然。到上学时, 记忆力痴钝。十二岁那年, 父母送他拜五台山华严寺净觉法师为师。捡柴挑水, 从来不嫌劳苦。三十六岁时, 仍不能念经诵习, 大家因为他的愚钝, 称呼他为“牛”。有一天, 法云自恨天性愚蠢, 活着有什么意思。当时刚下了大雪, 赤着脚巡礼各台, 一心念着文殊师利, 发誓恳求大圣, 打开心眼。就这样走着, 寒不知衣, 食不知味, 内不知身, 外不知物, 唯圣是求。他逢人就问文殊菩萨的住处, 走遍五座台顶, 却什么也没见到。
他到寺里去过斋, 志气更加坚定。他如迷如醉又走到东台, 看见有个老人在烤火。就叩问说:“大德, 文殊菩萨住哪里?”老人说:“你问祂想干什么?”法云:“我天生愚钝, 请求祂给我开智慧。”老人说:“那个干瘦颓废百拙汉, 你还是不见祂的好。”法云认为他疯颠, 于是赶到北台。
到了北台后, 只见先前那个老人, 在雪地里坐着, 法云心里生出稀有的想法, 认为这才真是文殊菩萨。于是他赶到老人面前磕头, 因为又冻又饿奔走疲困, 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嘴里吐出血团。忽然他好像做梦,看见先前那个老人对他说:“你在前生, 曾经是法师, 贪图他人利养, 暗地里悭吝佛法, 因为这个因缘, 堕入牛类中, 愚无所知, 偿还前世的欠债。因为法力的原因, 今世得生人身。又成为了僧人。因为悭法所余罪业, 所以不能诵习经典。” 老人拿出铁如意钩, 挖出法云的心脏, 让他看, 宛然是颗牛心。老人把心脏在天上的井水里洗涤后又给他安上, 喝叱他说:“起, 起。” 于是他忽然醒过来, 没感觉到疼痛, 只是浑身流汗, 再找老人时, 竟不复见。但见祥云骤起, 软风拂衣, 仰视天际, 圆光如镜, 只见先前那老人, 坐在莲花上, 晃了晃消失了。
法云从此以后, 往世所记忆的经论, 又全想起来了, 好像找回了失去的东西。法云终身行道, 如救命一样。一天夜里,他绕着育王塔行道, 到三更天时, 只见白光如水, 从北台连接灵鹫峰, 白光中现出天上楼阁, 宝色灿烂, 寺门匾额是“善住”。当时是开元二十三年春,他向众人告辞后去世。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