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音菩萨也要念观音?

2022-07-21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 

 ✦ 

 ✦ 

这两天是观世音菩萨的日子。观世音菩萨不仅利济我们,也为我们众生做着示范。




1

Avalokiteshvara

✦  “观自在”菩萨




图片

南无

观世音自在菩萨



图片


悟公上人常说:观音菩萨还有一个特色,叫“观世音自在”。我们念观音菩萨,要念“南无观世音自在菩萨”。《心经》也是,一开头就是“观自在菩萨”。


禅门里也有类似的公案。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到天竺寺,看到寺里的观音菩萨,头上顶着阿弥陀佛,手里拿着一串念珠。苏东坡问:“观音菩萨手持念珠念谁呢?”佛印大师说:“念自己。”苏东坡问:“为什么菩萨要自己念自己呢?”佛印禅师讲了一句非常通俗易懂的话:“求人不如求己。”




2

Avalokiteshvara

✦ 自性自度

图片



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三宝弟子。虽然信仰佛、皈依佛,但我们不要忘掉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佛为什么来度众生?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要找到自己的佛性,自性自度。


能够自性自度了,那诸佛菩萨的加持才能够进来。佛菩萨也是通过我们的自性佛来加持我们的。如果离开了自性佛,有“漏业”,那佛怎么加持呢?佛绝对不会加持你轮回啊。


图片


那祂加持我们什么?加持我们有正念。我们能自性自度的时候,佛菩萨就加持我们了。所以“若人真修,我必护法”,你真修行了,自性自度了,不愿意轮回了,那韦驮菩萨也能够给你护法了。护你法的前提就是你得有法。


修行上这点是很重要的。这个会了,就可以了。那么多佛法,任修一个都可以解脱,法法都是解脱的。


图片


所以有信仰的人求佛、求师父,要把尺度调一下——求佛求师父是对的,但更要求自己。那没信仰的人,他不知道信佛就是信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佛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学佛是为了开智慧,找到自己的佛性,这佛性就是自己生命的保障。


观世音菩萨虽然大悲救苦,但是还要给我们示现“观自在”。“观世音”寻声救苦,那“观自在”呢?就是菩萨救苦的能力是从空性里来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能证得水性是空、火性是空、地性是空、风性是空,所以才能救度水难的众生、火难的众生……种种难,在菩萨的智慧里了不可得,所以菩萨才能救众生易如反掌。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3

Avalokiteshvara

✦ 有温度的“观自在”


图片


观音菩萨给我们树了“观自在”的榜样,我们要如是去行持。但这个行持不仅仅是知识性或工具性的操作,还要加上信仰的温度。


就像我们看菩萨悲智双运,既看祂的“观自在”,也要看菩萨对自己的师父阿弥陀佛是如何顶戴的。


图片


这个“观自在”,如果没有信仰的前提,没有感恩心、菩提心的光泽,那“照见五蕴皆空”又会陷入到工具学,陷入到一种“修行唯物主义”。


因为感恩心、信仰的心比较单薄,修行容易出现障碍,尤其不能够有力地住持佛法。因为个人修行再得力,当跟众生结缘的时候,这个力都是那么地脆弱、微薄。只有对三宝充满信心,尤其有清净的传承,我们才堪于住持三宝。


图片


所以修行既需要理性,比如说要有智慧,也需要感性,需要慈悲。甚至佛法最重要的得度的因还是虔诚,因信仰而得度。但这信仰需要我们去实践。有实践,信得就深,就会产生深解信。


所以哪怕修行再好,也还要回护到信仰上来。以信仰支撑修行,以修行回护信仰。智慧的实践与虔诚的信仰相互盘旋,相互纠缠在一起,就像我们的DNA一样,两条主线当中还有触点,这样旋转着无尽地生长。


——三参法师


 ✦✦ 


  ✦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菩提花开
· 留给子孙最好的礼物
· 梦参老和尚:什么是禅?(二)
· 黑豆龙眼红枣汤,安神又养心!
· 天台宗祖师慧思尊者圆寂纪念日
· 见修理园圃时,愿一切众生铲除爱欲之草——日诵净行品75愿
· 走过文殊菩萨走过的路,算不算相逢?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一)
· 文殊菩萨最重要的修行窍门
· 圣马王的故事 | 观世音菩萨传(三)
· 活着,就要为自己找到生命的归宿
· 【茶香慧日寺】初学佛的重点
· 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纪念日
· 面对人世苦难而能心生悲悯,此心即是观世音菩萨
· 慈航普度登觉岸,甘露遍洒得清凉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七)
· 三伏天里的养生妙方
· 解梦
· 修善得乐报,造恶得苦报
· 我们认为平凡的今天,是多少人渴望却不能拥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