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是
生
命
得
了
病
贪
嗔
痴
?
佛
性
就
会
显
现
出
来
当
我
们
放
下
分
别
念
法是没有分别的。
就像饭菜,谁吃都能得饱足。
同样,谁受用法,
谁就能得饱满、得成就,
所以每天要念佛、念法、念僧。
当我们放下分别念,我们的佛性就会显现出来,奈何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业、习气,把我们的身心世界堆得满满的。所以为什么要念佛?就是把我们的佛性慢慢地念出来、呈现出来。如果不念佛,无量劫贪嗔痴的习气和烦恼就会占据我们的身心。
所谓贪嗔痴,其实是迷失众生一个“病态”的表现。就像一滴醋抹在健康的皮肤上是不会痒的,但如果抹到生病的皮肤上,就痒得钻心。这种痒到要去抓的欲望,实际上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健康皮肤是不会痒的,就像健康的、圆满的、正觉的生命,是不会起贪嗔痴的。
“犹如莲花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在道家或养生学里,都讲到这样一句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就是说,一个人脾胃之气充足,就不会感到饥饿;精气充足,就不会生起两性的欲望。
同样一个夜晚,睡不着的人觉得很漫长,但一个神足、轻安的人,往那一坐,一下就过去了。他收获了这一夜纯阳上升、子丑寅卯的气机的变化,感受着其中的精妙。所谓道心惟微,他能感受到身体里的转变之美和外在世界的运转之美。
但这还是普通的、不甚深的定。如果是入佛法的正定聚,那就可以连通佛国。入报身境界,那就入光明境。一入光明境,不要说一个晚上,一星期、一个月、一年,甚至一百年都可以。
所以有人问虚云老和尚:您这么长寿,有什么秘诀呢?老和尚说,在我看来,一百年只是一天而已。这句话就代表了老和尚的定境:自五十六岁大彻大悟之后,他就一直保任在这种光明中。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显现了那么多人性的高贵品格,建刹安僧毫无执着,真正地是“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种出尘的、不受尘染的、光明的境界。
佛教是智慧和理性的教育
佛是生命达到圆满的智者
而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业力、贪嗔痴,让我们无量劫来轮回流转。学佛,就是学习认识什么是轮回的过患,什么是陷我们于轮回的业力,什么可以超拔,什么可以超脱轮回。
佛教是智慧和理性的教育,佛是生命达到圆满的智者。在佛的教育下开启智慧,获得正能量的财富,把生命贪嗔痴的漏洞堵起来,然后,告别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让生命彰显出智慧的正能量,这就是修行。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福利)上传下喜法师讲经专辑震撼来袭||在云端,聆听妙法金言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修行要不怕修改,三宝地里的一切都是你修改、进步、最终圆满的助缘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