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心摄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
2019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十六,慧日禅寺僧团进入结夏安居第一天。
僧团按律制,举行结夏安居仪式,恳祷诸佛,愿慈光加被,夏中精进修行;仰祈护佑,僧团九旬修道,魔障潜消。
三月结夏,九旬安居。结夏安居是佛教僧团一年中的重要行法,又称为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是僧众结夏安居的日子。在此期间,出家众结界而居,非为父母师长三宝事及病缘,不得出界,专精修行。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僧侣受具足戒后经过一个结夏安居,出家又多了一岁,这就是出家人计算戒腊以定长幼次序之法。
在印度,夏天的雨季长达四个月,在此期间,草木生长茂盛、虫蚁繁殖最多,僧人外出常常误踩新出的稻苗或湿润泥土中的虫蚁。加上河水上涨,僧众往往漂失法衣、僧钵、卧具、针筒等资具,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佛陀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从此,出家五众皆遵制安居。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承袭于印度,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
唐宋以后,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
法师说:
结界禁足,放下万缘,这是安心修行的基础。
修行者在这三个月中不需为饮食住处费心,可以制心一处、勇猛精进、养深积厚,有望以身安而道隆。在佛陀正法的时代,结夏安居是大多数圣者证果得道的时候。
出家人聚会一处、封闭修行,各路菩萨讲法也很方便。菩萨讲经,弟子闻法,然后依教奉行,证果得道。
讲法有讲法的功德,修道有修道的功德,证道有证道的殊胜,所以佛陀说,三个月下来,“其德汪洋”。
结夏安居是佛陀给予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要摒弃外缘、收摄身心,保持信心不退,清净增上,培养对戒律的好乐心以及对三宝的深厚信念,才不枉费佛陀的教导和恩德。
问:结夏安居时,出家人都在做什么呢?
答:僧众结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加强学佛信念和佛学水平。
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
学习参禅打坐、讽经持咒、敲打唱诵及普佛等各种佛事,做一名如法的僧人。
结夏安居期间,僧众每天五堂功课,上殿、过堂、念佛、拜忏等,十分忙碌。
结夏
安居
问:我是在家佛弟子,也要安居吗?
答:佛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
但是作为佛弟子,在家居士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安居所包含的慈悲、精进精神。
问:在安居期间如何护持僧众?
答:若非特殊因缘需要邀请弘法或提供修学机会,尽可能不要邀约出家人外出。趁僧众云集丛林的好机会,多去寺庙请教佛法。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
往期精选: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母亲节特辑】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我们一起来念恩发菩提心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