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禅诗佛缘

2019-05-20 00:08:00 发布: 人气:5


李商隐(813—858年):

  •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 出身于小官僚家庭,九岁丧父后,家道中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在他所处的时代,党人倾轧,民生日益凋敝,唐王朝逐渐由衰落走向灭亡,

  • 李商隐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仕途不顺,命运坎坷多舛。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园》李商隐







PART 01生平

// /// // //// // //// /// // /// ///


李商隐可以说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和同时代的诗人杜牧—起被世人誉为“小李杜”(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他才华横溢,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为人所乐道。如《无题》诗曰:“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晚晴》诗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首《乐游原》更是绝妙:“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年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

始克意事佛,方愿扫地打钟,为清凉山行者。

图片


PART 02 佛缘

// /// // //// // //// /// // /// ///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入川任节度书记官。在此他有幸遇到了佛门大德智玄国师,从此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据《宋高僧传》记载:“有李商隐者—代文宗,时无论辈,常方从事河东柳公梓潼幕。久慕玄之道学,后以弟子礼事玄。”智玄大师是当时著名大德、法门龙象,很受唐皇器重,被拜为国师。


李商隐正式皈依智玄大师不久,偶患眼疾,多方医治不愈,痛苦难耐,后求助智玄大师授其《天眼偈》三章。他依教奉行,昼夜礼诵,虔诚不怠,不日疾愈如初。从此,李商隐对佛法深信不疑,常追随大师住寺为“行者”。


他在《樊南乙集序》中写道: “三年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扫地打钟,为清凉山行者。”并且“自出财俸,于长平山慧义精舍藏经院特创石壁五间,金字勒《妙法莲化经》七卷。”李商隐平时疲于奔命,生活拮据,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难以资养,他为佛法肯出巨资,实在难得。


图片


大中五年冬,李商隐四十岁时,爱妻突然病故,撇下一对儿女无人照料,为了活计,他忍痛南下四川。此时的李商隐深深感到了生命脆微,人生苦短,祸福难料,兴衰相伴,苦空无常。认识到欲求解脱,只有一心向道精进修学才是正途。于是常常住寺为行者,青灯黄卷,扫地打钟,精进修行,很快对无上甚深的佛法妙理和因果缘起有了深刻的认知。


他的诗作风格与前迥然不同,完全畅游在佛法大海之中,赞佛颂法、自明心地的诗文,成了他诗作的主流。如五言律诗《北青萝》: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常在寺院与僧人相伴修行,看到“残阳”“落叶”“寒雪”的生来无常,同时感到这大千世界不过如微尘一样渺小和空幻,这世事人生还有什么爱与憎、苦和乐可执着和放不下呢?如此洒脱、自在的诗句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图片


PART 03 求道

// /// // //// // //// /// // /// ///


再如《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首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者病僧。

大海龙官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诗人因六时用石莲花供佛,时常想念同修楚公,劝其不可以执着于深山老林独处苦修。虽然可以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但它好比龙宫的广大和诸天雁塔的高崇,并非是真正的无限,若不修大乘的菩萨道,就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佛果。可见此时的李商隐对佛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再从这首《题僧壁》,可看出他舍生求道的决心和正知见的修行见地。 


《题僧壁》曰:


舍生求道有前踪,

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

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

琥珀初成问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

三生同听一楼钟。


诗人正是在追踪前贤“乞脑剜身”的大乘菩萨精神,可以看出他关于佛法圆融无碍的见地和高远大气的思想境界,以及“舍生求道”实践他过去、现在、未来累世修行成佛的坚强决心。所以,人们称此诗是李商隐对佛法最透彻认知的了义之作。


李商隐后期的大量诗作,反映了他在佛法深透义理的熏修之下,了悟人生苦空无常的实相见地,同时彻底改变了他过去那种受伤、悲怨、颓废无奈的心境,而步人了—个开朗明快、自由自在的清净王国。 


图片


李商隐有如此高远的修学境界,并能写出富有深意的佛学诗文,与智玄国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国师圆寂之后,他常行香祭拜,不忘师恩。他的一首《送臻师》,渗透着对恩师无限眷恋之情和发愿追随共同往生成佛的决心。


诗曰:

苦海迷途去未因,

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

一一莲花见佛身。


李商隐死后,陕西凤翔府的佛门信众,在为智玄法师建寺塑像时,特地为李商隐也造了—尊手持拂尘的塑像,侍立在法师身旁,以示永远纪念他们师徒二人。这了却了李商隐临终“某志愿削染为玄弟子”的心愿



往期精选: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母亲节特辑】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我们一起来念恩发菩提心

爱得再深又怎样!下辈子再见,你还认识吗?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用最先进的设备&尖端的科技做视频弘扬佛法,即是殊胜的法供养

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修法窍诀

别算命了,一起改命吧!

【清明专题】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2019春夏最火的流行色绿色,在佛教修行里还有更深的密义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一位僧人的表白——在师父身边做侍者的这些日子

当父亲病了的时候......(一位出家师父的真切感悟)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与古诗跨越千年的相遇——有德不孤

放下、放下,越急就越放不下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具行大师往生事迹(绘画版)
· 人有前世,为什么都不记得?
· “三皇五帝”之 炎帝(有声读物)
· 【联合国卫塞节】四月十五恭逢佛吉祥日
· 震撼三观:人为何忘记了前世?并非喝了孟婆汤
·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 永恒的主题(有声读物)
· 点点滴滴,善用其心
· 跨时空展现亚洲多彩文明 多角度诠释交流互鉴价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高清主题纪录片 《亚洲 文明之光》
· 农历四月十四 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
·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 戏画菩萨圣像的顽童被水冲走,地藏菩萨化现僧人当即相救(绘图版)
· 为什么我会去学佛(有声读物)
· 莫言:一声阿弥陀佛,是世界上最深情的祝福!且佛光普照!
·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 出门在外,这样做处处皆是道场
· 号外号外~《文化释说》汉语有声书上线!带给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 习近平: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 辩机与高阳公主,竟是千古谣言!
· 让佛陀降诞在我们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