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行品》偈颂第七部分是菩萨到“城中乞食”时所发的善愿,共有二十二首偈,可以分为五类,总说处所有三愿,“入家”有三愿,“乞食得否”有八愿,“得食正食”有七愿,“食讫说法”有一愿。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城中乞食”二十二愿: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Manjusri Temple
日诵净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When I see a person who doesn’t give,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Will never give up or renounce
The Dharma of excellent merit and virtue.
【广释】遇见那些不愿意供养,或者不喜欢布施的人,我们要这样发愿:普愿一切众生,不舍离殊胜的、解脱的、究竟的、圆满成佛的功德之法。
我们经常讲布施,布施有几种?一般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以金钱物质帮助别人,这叫财施。给人讲道理,说佛的教导给人家听,让人家脱离苦难,这叫法施。别人有恐惧了,我们给他安慰, 给他壮胆,减少他的后顾之忧,让他不要害怕,这是无畏施。
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首先就讲财施,财施一定与法施相结合,财是世间,法是出世间。如果不以法布施,不以财布施,你就想入众生道里头、去度化众生,这是不可能的。
出家人如何种福田?舍,这是指法上说的,不是指财物。诸功德中以法布施为最,人家闻到你说的法心地清凉,远离热恼,欢喜无尽。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所听到的佛法,马上转送给别人,让对方也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