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波逐流(上)

2023-06-13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智慧品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转生为一统治众多小国之国王,虽如理如法主持国政,但因众生业力所感,治下国家依然饱受旱魔侵袭,长时不降滴雨。于是国王自我谴责,认为干旱原因在于自己对众生行持非法所致,他随即向年长的大臣询问解脱饥荒的良策。众大臣协商后,一致向国王谏言:“按吠陀论典所言,只有杀牲祭祀才能令天降雨水,我等皆主张实施此道。”


国王原本就悲心浓厚,他对众人所提之杀害众生一议非常不满。不过,因他历来对眷属都很随顺,从未以粗言恶语对其痛斥贬损,因此他只岔开众人话题,内心则打定主意,坚决不采纳此种建议。众大臣并不知晓国王甚深、难以了达之密意,还一味地继续商谈杀牲供祭之具体措施。国王深深为其感到悲哀:此类人尽是随波逐流之辈,自己却毫无观察能力,还要对别人妄说不善之道。他们自以为杀害众生以为献祭,日后天尊定会心生欢喜,所作所为亦能获致善果,这纯属谎言,实不应理,更不能接受。


图片


尽管如是思维,但国王仍欲以方便法善巧转化众人,他表面应允并说道:“你等众人可谓一心一意欲饶益我,现在我想杀死一千人以供养圣尊,望你等能在各地备齐所需资具,并选好吉日。”大臣们闻言,各个内心恐惧,但表面上人人皆承诺道:“国王,您应沐浴,并做短暂休整,以成办此事,我们来做具体的供施准备。只是若同时抓捕一千人恐遭民众反抗,以致使他们对国王彻底灰心失望,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仔细应对为好。”


其余婆罗门闻言,都赞叹、附和,称:“言之有理。”国王抓住时机说:“你们不必担心会遇到民众反抗,或使其对王政灰心失望,我自有解决办法。”国王随即就召集城中人说道:“我欲以一千人供养圣尊,但他们既无有过失,亦未犯法,我若将其如旁生般杀害,未免有些不应理。故从今日始,你们当中有谁做下违法或违我教言之事,我所派遣之观察者都会明察秋毫。若有这种人存在,无论在何处、无论是何人,都应被抓住且杀害,以替代供祭所用之牲畜。”


城中众人纷纷合掌禀告说:“大国王,您长期关爱众生,在您的慈心护育下,怎可能有违法或违背您命令之人?您的所作所为梵天都随喜、赞叹,您实为真正量士夫,天人亦对您生起欢喜心,我们就更不待言。从今往后,我们定当依教奉行。”


图片


国王随即派出有智大臣前往四方视察,打探有无造恶之人以抓捕他们。他同时派人到处观察,且于各地每日广宣道:“民众均需遵纪守法,为民众利益,国王欲向天神供祭,凡行非法者必代一千牲畜被杀死,祭祀天神。自此后,胆敢违背国王教言者,一定要将其拴于供神柱上,代替牲畜充作供品。”人们闻言,各个胆战心惊,从此之后,众人洁身自律,再不造作丑恶之事,大众全部受持清净戒律,互相的争论及敌对亦渐趋消亡。人人听从上师教言,互敬互爱、互喜互利,分配公允、合理,能以寂静度日,整个世间就如劫初一般充溢着幸福快乐。


当国王看到诸大臣都对自己满意、生信时,就对他们下令说:“我极欲保护、饶益所有民众,故而现今要对其行广大布施。为圆满布施之举,我要把一生所积财富全部散尽,希望民众能随意接纳。你们应于各地建造专用布施房屋,众生需要何物,你们即布施何物。”


图片


如此布施之后,所有贫穷悉数消除,众人财富各个增上。国王的名声渐渐誉满大地,众生也行持起佛法。以此功德,感致风调雨顺,天人适时降下甘霖。国中自此草木繁生,谷稼丰盛,大地滋润,草药都药力倍增。众生自然灭尽疾病,身具光泽,心生欢喜,彻底远离战争等怖畏。人们在安享美满生活时,由衷赞叹国王的恩德。有一大臣呈上偈颂,赞美说:“恒常已彻见,上中下所需,诸君主智慧,愈益显增上。”当其叙述完国王的功德时,天尊也现前赞叹说:“杀害无辜众生本非应理,应想方设法对其行法布施,以法布施惠众生世出世之利,并息灭他们所受之危害与穷困。你恰恰就如是行持,此等民众能有你当依怙,真乃他们的福报现前。”


如是具有善良心地及崇高智慧者,就算别人引诱他为非作恶,他也不会随顺就范,他会以方便法令趋入恶道众生再回至善道中来,并广行自他二利事业。对此,我们理应生起恭敬心。





图片


  未完待续  —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就是你发脾气的理由吗?
· 佛陀说,这样做,就能遮止三恶道!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五髻仙人传
· 找到生命最究竟的幸福
·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下)
· 来一场充满感恩的锻炼
· 爱上般若,爱上智慧,爱上解脱,爱上文殊菩萨!
· 这个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须有”
· 三皈依不仅要多念,还要多受
· 正见|大乘信心
· 一切众生的皈依处
·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中)
· 持戒,为生定发慧
· 苦吃够了就会思考离苦!
· 谁品尝它而得救?谁又因为它生命而得圆满?
· 吉祥,这样而来
· 找到永恒不变的金刚体性——正见
· 天天这种状态,罪业何愁不净!
·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上)
· 原创短剧 | 你的25岁,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