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一切众生寂静慈悲、身心调柔——日诵净行品90愿

2022-11-09 00: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是“乞食道行”,这部分内容讲的是,菩萨在乞食途中是如何发愿的,包含五十五愿,大分三段,即“游涉道路”十二愿、“所睹事境”十九愿、“所遇人物”二十四愿。


我们继续学习“所遇人物”二十四愿: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见乐着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见无乐着,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着。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梵行,不舍佛道。

见着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图片


图片




Manjusri Temple

日诵净行品




图片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When I see a shramana,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Will become subdued, gentle, and tranquil, 
And ultimately foremost.




【广释】看到修行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像沙门一样寂静慈悲、身心调柔,趋入成佛之道,成为佛陀的法王子,人中最为第一。


图片


图片

要想发心出家,得亲近善缘。什么善缘?亲近善知识的缘,比你出家早的、受了戒的都是你的善知识。远离骄慢,常时谦虚谨慎,尊敬别人,柔和善顺,正直无曲。就好像一个器皿打磨而现出光泽,这才堪为出家修道的法器。


不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出家二众,说话做事,轻言细语,不要粗暴,或是大声语气,像打架一样的,那给人家印象就不好。明明是个好事,人家看你那个样子,不愿跟你谈了。这是柔和、善顺、忍辱,住在忍辱地。这是佛告诉我们的,柔和善顺,绝不粗暴。遇到任何的事,不惊。



图片

「若见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人。这个出家人,梵语叫沙门,翻译过来就叫「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就是勇猛精进,息灭贪瞋痴就是诸恶不作。


沙门是人中榜样,要调柔忍辱,要没有脾气,要没有火,时时刻刻都是用慈悲心来待一切众生。「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这个调柔就是不强硬,你看,这个沙门是很慈悲的;寂静,头脑很冷静的,不烦躁,不会有一些个烦恼。「毕竟第一」,毕竟做人天师表,做世界第一个人。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甘露醍醐 |  让自己沉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贡献

甘露醍醐 | 安安静静,善护口业

蓬莱拾遗 | 慈悲不是讨好殷勤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一日一夜持戒的功德有多大,你绝对想不到

修行路上,好事不嫌多

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

他舍弃王位找到的答案,也是你需要的

这些看不懂的内容,念一遍也会消业障

用虔诚的心,见内在的文殊菩萨



图片



相关文章
· 福力王有大福德(五)
· 佛有无量宝,你承接得住吗?
· 【茶香慧日寺】:榜样的力量
· 放生、不杀生,就是从地狱中自救(下) ||《地藏菩萨传》(第42回)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五)|佛在因中,发愿起行,愿行圆满,庄严净土
· 他是中土禅宗三祖,生死自在,站立往生〡僧璨大师纪念日
· 如何拥有精神世界?
· 教你一个极其殊胜的修法
· 你真的了解五台山吗?
· 福力王有大福德(四)
· 这一领袈裟的功德,是要真实修出来的
· 今日立冬|你所不知道的养生秘诀
· 生活是如此地残酷,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
· 人字发隐|我是个人,我了解“人”的含义吗?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30)
· 永恒的加持
· 功德,你认识吗?
· 释迦牟尼佛有净土吗?
· 福力王有大福德(三)
· 降伏烦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