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为无上菩提本
FORIQINGLIANG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曰:
出家要持戒行,
戒是佛祖正令,
受戒不守毗尼,
徒劳丧身失命。
契约精神,是人类文明成熟的一个标志,给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准则。而佛陀制定的戒律,不仅是外表的行为准则,更关乎到内在的品格。它可以遮止有漏的染污法,可以维护圣道无漏,是我们通向涅槃寂静的一种轨则、一条道路。所以,“戒为无上菩提本”。
佛陀度众生“五乘运载”,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的核心就是戒,故“戒为轴辖”,如车轴一样。戒,也是我们的生命得以成长的道路和阶梯,依着这样的行为准则,道业就容易成就。
出家之后,首先能降伏自己,要调柔,所以第一个就修出家相。什么叫出家相?逆来顺受。尤其是戒师父对我们的教诲,哪怕被冤枉了,也要默默地忍着。这不是人对人的压迫,而是降伏烦恼、拔出轮回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样生命才会有空间,这身衣服才穿得牢。然后在佛菩萨的加持下,生命境界越来越大,福德资粮也会越来越多。
佛法融入身心
FORIQINGLIANG
受戒也是灌顶一样的,灌顶就是一种授权的方式,受过这个戒了,戒律就是我们的学处了。学得越好、越透彻,佛菩萨高贵的品质就直接融入我们的生命了。
戒、定、慧三无漏学当中,最简单的就是戒得无漏,只要现前僧授受,我们就能得戒体。戒法融入身心,处处有法的准则,处处有法的觉照,这就是佛光照着我们,呵护着我们,就得无漏功德。
但是能够持之以恒是需要毅力的。为什么说出家苦呢?实际上这是一种考验,你能不能克服放逸的习气,有没有挑战自我的毅力,从而让生命真正地皈依于道而活着?如果能做到,不仅不是苦,反而在翻越了自我障碍、打开了自我的小门之后,看到的是无边的美景。
所以,这是一种文明的教育,而佛门也成为塑造“人间菩萨”、培养“贵族精神”的地方。
精勤受持佛戒
FORIQINGLIANG
《梵网经》云: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戒律,是我们全方位跟佛陀链接的纽带。受持佛戒,我们的身心可以沉浸在这种模式中,佛圆满的生命已经彰显在我们的生命里了。所以,我们守持的不仅是戒,更是佛陀圆满的功德。
出家之德,修习所受的这些圣法,会让一个人越来越享受其中。当我们把佛陀福慧的种子播种在自己身心世界的时候,它会成长的。所以,寺院还有一个名字叫伽蓝,我师父说,“伽蓝就是菜园子,我们修行人就像种下去的菜一样,一天一天地成长、茁壮,会越来越成熟。”
每一条戒有每一条戒的功德,守持着戒,生命就会收获庄严。如果对哪一条戒有疑惑,可以请教;如果有所违犯,也可以忏悔。受了戒之后,我们跟佛的链接会更加地具体和密切。
每一条戒,都包含着佛陀的甚深智慧,都是佛陀对众生因缘的甚深观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要生深信解,好好学习如来的戒法,精勤受持,谨慎莫放逸。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