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夏
安
居
结夏安居,农历四月十六到七月十五这三个月,是佛教一年当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时期,被称为“密集式修行”。
三月结夏,九旬安居。结夏安居是佛教僧团一年中的重要行法,又称为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其起缘源自佛陀时代,夏日雨季长达三个月,这期间草木茂盛、虫蚁繁多。为了慈悲护生,避免外出时候不小心踩踏伤害生灵,佛陀制定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
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讲法闻法,精进修行,称为安居。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
安居旨在,一者,慈悲护生。二者,防止身心散乱,精进修行,体悟大道。
所以,安居期间,集合各方弟子于一处,讲经说法,开示修行法门和宇宙生命的真相。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也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殊胜妙宝大德僧,
长养众生功德种,
能与人天胜果者,
无过佛法僧三宝。
《盂兰盆经》云:“若能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众,藉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养者,往昔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现世父母及其本人,长寿无病无恼,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乐。”
结夏安居期间,供养僧众衣食,护持闻法修行,是累积福德的大好机会。佛经中说,供僧布施有五种功德:
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
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
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
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
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不经后世。
《增壹阿含经》中说,功德主将来受生三十三天时有五种殊胜:
一颜貌豪贵,威神光明。
二所欲自在,无事不果。
三若生人中者,值富贵家。
四饶财多宝。
五言从语用(众生喜欢听你的话,顺从你的意志)。
《赞僧功德经》中云:即使只是在一群具有善心的僧人中施一掬水,所获得的福德比汪洋还要广大。就算能尽数所有的微尘,但供养布施三宝的功德,则是根本无法穷尽的。
所以,安居期间,随喜供养清净修行的僧人,是极为殊胜的善行。功德主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能为自己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当下远离烦恼束缚,得清净心,也种下了解脱成佛的善根。
对于现代社会中,安居有两个重要意义:一者,于外,慈悲护念,外在的生命获得身心安然。二者,于内,自己闻思修行,体悟大道,获得解脱自在,自己身心得到真正安泰。
这两点,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一个生命来说,显得尤其珍贵,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者,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的农耕文化。面对高智力高能量的需要,身心的躁动,生命能量的过度消耗,由此引发的身心的疲劳和亚健康,已经是常态。进而有了抑郁和躁郁等等生命现象,都是因为生命能量的失衡和过度使用所导致。
所以,现代生命,迫切呼唤得到休养生息,得到充电,得到恢复,得到身和心的平衡泰然。理解安居的意义,生命外在回归慈悲,生命内在体解大道,则真正从根本上化解现代社会的人类危机。
二者,面对当下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更加需要生命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能够“安居”。
在不可预知的无常面前,如果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则于个人足以定心修身。于家庭能够温馨幸福,于国能够和谐稳定,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事业,安抵繁荣富强的目标。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时节,您准备好安居了吗?
——传喜法师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