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知道修什么

2023-02-23 19: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弟子修行,要知道是修色身,

还是修心,这很重要。

从修行上来讲,

你跟师父缘分结得越厚,

你就会越稳定。

你入师父的心了,

也就入十方诸佛的心了,

入阿弥陀佛心了,入文殊菩萨心了。


图片


佛陀来这个世间救度众生是不容易的,乃至示现出家修行、成道,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佛陀开口讲法了,为哪一道的众生讲法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越殊胜的法就越不容易。


图片


我们对人天乘好像还能够听得懂,到了大乘就不一定了。所以,佛陀说小乘布施的时候,你就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这种布施的快乐和收获的资粮——心灵的富贵。


但是大乘的布施波罗蜜就不容易听得懂了,除了要有这种布施的高贵行为,还要具足宝贵的空性见,要三轮体空,我们是很难感受到它的功德的。但是如果你真实地修道,具有大乘布施的功德,那就是小乘无法想象的。所以一旦上升到大乘的修法,你要积累很多的资粮,才能够明白。


图片


我师父经常在没人的时候会轻轻地告诉我说:"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这句话,师父也不能当着很多人讲的。师父有时候讲一些真心的话,也要弟子有了一定的根性,有了机缘才能说。


师父虽然没有跟我讲很多,不像我这么啰嗦,但他老人家每一句话的份量、背后的功德是充满的。师父真心地跟弟子讲的任何一句话,它的内涵和功德力就会深植于弟子的心灵世界里,深植于我们修行的这个菩提大道上。


图片


法是很难求的,很不容易学到的,大乘已经是一般修行人难以企及了,如果我们足够精进,如果我们根性也好,如果我们也具足了一些殊胜的功德,还是可以超越,还是会有更殊胜的法。


有了更殊胜的法,自利利他就更广大。并且你知道了,至少你不会犯错,至少你会修随喜,不会诽谤呀。否则,你说天天求佛,都不知道你的面前有殊胜的对境,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甚至会诽谤,还会欺负别人。你如果有很深的见地的话,你就会不一样,至少不会犯这种错。


佛菩萨都在这个世间的,有的是我们看得见的,更多的无量无边的是我们看不见的。作为法来说,这种法的自性,这法的功德力一直存在着。


图片


我们亲近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妙吉祥,祂是具足一切德的。祂是七佛之师,千佛之师,无量诸佛之师。《法华经》对我们来说如帝王额珠,如佛头顶摩尼一样,但对文殊菩萨来说就是属于普及教法,是祂老人家教化众生的普通版本。


所以,我们依于这个世俗的师徒之缘,祈祷我们心中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只有用我们虔诚的心才能够去祈祷,外在的只是一种助缘,而且我们也要超越这个外相,用虔诚的心去看内在的文殊菩萨。


所以,佛弟子修行,要知道是修色身,还是修心。这很重要。

图片


修行不是修色身的。这个色身就是让你定在这里能够闻思,如果没有这个色身,你就会随着你的业风飘荡。


从修行上来讲,你跟师父缘分结得越厚,你就会越稳定。你入师父的心了,也就入十方诸佛的心了,入阿弥陀佛心了,入文殊菩萨心了。所以,不要有身见、我见,要坦荡荡地皈依在“南无阿弥陀佛”这种无内无外的光明里。这既是智慧,也是定。


——传喜法师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图片



相关文章
· 修行不能急,心还要调得有一种喜悦感
· 皈依本身就是究竟法
· 功德越大,佛菩萨的加持也越大
· 假如不回向……
· 命苦和命贵,从这里区分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一)
· 要有福报资粮才能体解大道
· 【缅怀追思星云大师】这是学佛路上非常重要的加持
·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介绍我们去极乐世界?
· 领众之道——星云大师精华语录
· 《童蒙止观》〡修习止观要远离的五种过患
· 想走解脱的路,前提就是......
· 零基础入门 | 跟着法师学打坐
· 劝人学佛求道
· 佛子当次第修行
· 二月二龙抬头——愿抬头皆美好 所见皆如意
· 二月二,龙抬头||生起修行佛法、戒恶修善的勇猛力量
· 恭逢济公活佛圣诞|| 了解济公传奇色彩的一生
· 二月二,龙王带你抬个头
· 为什么佛菩萨来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