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来学佛,
甚至出家专门修行,
不遗余力地积累资粮,
正是为了能够有尽孝的能力
佛弟子修行的动力
对大多数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说,现在也好,古代也罢,都会有这么一个观念,认为出家就是不孝,诽谤出家人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管,不知父母恩,更不会报父母恩。实际上我们来学佛,甚至出家专门修行,不遗余力地积累资粮,正是为了能够有尽孝的能力;能够填补、填平生老病死的鸿沟;能够在父母临终最无助的时候,尽我们为人子的力量,超升、举荐父母,让他们出离这个生死轮回,得到究竟永恒的安乐。如果没有那颗至诚孝顺的心,我们就不会来学佛。
中国人很少谈死,死是一个无法面对的问题。但这却正是我们学佛的动力,我们要探索这个问题,解决生老病死。不仅我们自己要从这里面解脱出来,还要令我们的如母有情也都得到解脱。行菩萨道正是为了具备这种能力,能够有这种资粮去救度我们今生的父母,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法界一切的如母有情众生。行菩萨道非常大的一个驱动力就来自于这种孝心。
报恩需要具备资粮和能力
事实上,人类局限在生死的空间里,在孝这个问题上,是存在很大缺陷的。普通的人虽然有孝心,但报恩的能力有多少呢?如果没有更高的智慧去观察的话,连知恩都不能够很深刻地体会,都很肤浅,更不要说具有报恩的能力了。
佛陀讲的孝心是更圆满的,但对不了解的人来说,这个广义的、博大的孝道他看不到,也无法理解一个发起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佛弟子的那种深厚的、至孝的情感。
做子女的如果学佛了,尤其是出家了,父母就不用操心了。因为他戒定慧的功德随着修行在不断地增长,父母还可以天天坐收这个功德。一个学佛的人,就能够超度利益自己家的老祖先了。所以,我们越学佛越是问心无愧。
出家人的报恩方式
社会上有的人会认为出家就是逃避,不负责任,社会和家庭培养了你,你不工作不上班,自己当和尚去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出家人也是劳动者。一个社会,物质文明需要建设,精神文明也不可或缺,所以我说过一句话:“我们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所以,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出家人没有在工作。出家人也在工作,并且出家人的工作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我们每天都在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恩总报,三有齐资”。如果对于什么叫“四恩三有”都不知道,知都不知道又如何去报?报恩要积累本钱,没有本钱又拿什么去报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充满了文化自信的,因为我们是知恩、报恩的专业户。我们专门干的就是知恩报恩的事: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王恩,报三宝恩。如何积累报恩的能力,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报恩能力的人,这里面是有学问的,这需要我们系统地修学。
——传喜法师
回 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Scan the QR Code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