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佛教的恩用什么报?实际上就是令佛法不绝,令佛法不要绝掉。
那你就要去普度众生,你不“普”,你没有普及面它就没有高度。佛法不“普”,高僧他就不会出来的。
就是因为普及地弘扬弘扬,大家善根不停地成熟出来,才会有量啊。你不普你怎么可能有量?你没有量的话,那隐没得就很快的。
01
一句佛号你念个十年二十年你可能感觉也不咋地,但那个佛号的甚深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比喻的话就是“最无限维”,“无量维”。
面对“无量维”你修个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在它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这是因为我们轮回的太久啊。
所以我师兄净华法师才讲,“三岁修行不嫌早,八十修行不嫌晚”,就是这样。别觉得我们天天在这听佛法好像走形式一样的,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佛陀介绍地藏菩萨,说祂做等觉菩萨的次数都不可称计,这样菩萨摩诃萨都这样,我们凡夫怎么想象。
并且果地的菩萨和因地的菩萨也不一样。今年安居的时候,我们大家有学习界诠长老讲的《大乘起信论》。就于大乘生个信心就要修一万劫,对于我们现在这个修行状态,所以他老人家说“那很正常,那很正常”。
那不就很正常嘛。有时候想想,佛菩萨为了培养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供着我们,培养我们;佛要出来说法还要自带本钱,要贴现给我们。
我们脚跟够不着,佛菩萨要给我们做垫脚石,给我们做升降机。
不仅仅说是给你一个佛法就行了,还要开一个船来,把你装在船上。在船上慢慢训练,反正船还给你开到彼岸去。
就像我们现在住在寺院里一样,完全天天享着佛的福,不管你修得好不好,都坐在佛的大船里。
02
为什么要提这个呢?我们每天要告诉自己的,否则你会麻木掉的。
你坐在这里,你吃着佛的,然后在这里面功德有没有的不知道,但你要防止你的业障有没有的。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有五蕴魔、有烦恼魔、有生死魔,有天魔,这个自带的。
善人自带光辉,我们久劫轮回的人是自带这些轮回的习气的。
佛要把我们这些习气转过来,你很积极很积极地配合才行。
这个娑婆世界有个共性,它很神奇的,无论哪位古佛再来、大菩萨再来,都是示现的非常精进勇猛的,对于修行超过生命一样的。都是全身心地去修行才获得成就的。更不要说我们这些业障凡夫了。
也就是说,你就等着佛菩萨来喂饭一样喂你好了,你也要配合得精勤一点的——你的立场必须要站在佛的一面,你不能站在魔的一面。
但是我们的问题就是你连认都不认识谁是佛、谁是魔,你都不知道怎么排队。你站这个队到底是魔呢还是佛呢,搞不清楚啊。
所有的佛法都讲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对现前的善知识的功德你都不了解,对现前的善知识你不知道珍惜的话,那十方佛法都跟你没有关系的。
老一辈常说,“凭什么良心过什么日子。”你是什么修行状态,你所呈现的正报依报就是什么样的。
佛陀的圆满那是佛陀的事,我们如果不能了解现前善知识的功德,你是不能够了解佛陀的圆满的。
无论是谁,哪怕你你替三宝扫地,也是贡献很大的。但是你要发起一个广大的心,发起一个清净的心,按照修法的心在扫。
我们对于自己要惭愧,对这个世界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业力重重、重重的呀,压得人是喘不过气的啊。
我们不要因为在寺院里过这样子的生活,就忘掉了生命的苦。不要说六道的苦了,就是人道的也很苦的。
在这个地球上,能让我们不受衣食等等的这种资具的困扰,这是佛陀的福德。
我们虽然有世间信众的护持,说是四事供养,饮食、医药、卧具,包括我们的房舍等等的,但实际上这是佛陀的福德罩着我们的。
因为别人完全是为了供养三宝,为了供养佛。
所以我们接受这种供养要有一种惭愧心啊。
当初什么都不懂,我们这样懵懵懂懂就被佛陀拥到怀抱的,那现在我们在寺院里住这么久了,听经闻法了,如果我们有进步的话,真是越来越惭愧。
一方面对三宝越来越恭敬,一方面对自己越来越惭愧。这才是我们学佛了解了一些佛法了,有一点这种修行人的相了。
03
我自己要把师父多层面地呈现出来,这个本身也是我们佛法延续当中很重要的一环。
不重视现前善知识,我们很难能够深入经藏去的。
所以要视师如佛也好,弘扬师父他老人家也好,实际上师父他也是法藏,师父也是三宝的精华,这确实我们要去用心去领会的。
这世间你要想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善知识,可以去翻来覆去弘扬的还是不多的,很少很少的。也要种种的因缘具足的。
善知识如果没有因缘,有的也没有留下笔墨,也没有留下言语、法语,什么也没有留下,你想弘扬还找不到线索。
甚至有的人你就是眼面前的,你找他是生在哪一年,卒于哪一年都不知道,何方人士都不知道。最简单的一个简介也写不出来的。
为了防止这个,佛陀才咐嘱这些大弟子们,祂说:“你们不能让佛法隐没啊。”
佛陀还特意说了,以前有的佛,佛陀一入灭,这些弟子们都跟着一起入灭了,佛陀的德马上就从这世间隐没掉了,世间没有佛法了。
所以佛陀说你们千万不要这样啊,我们倒是离苦了得乐了,那众生呢?你把众生都留在黑暗里了,连一盏灯都没有给他,不行的。你没有培养出接班人之前,是不能涅槃的。
如果没有找到接班人,那个法没传承下去,作为弟子是不可以走的呀,不可以让佛法隐没掉啊。
作为我们来说,我们得到师父这么多的厚爱,怎么来报答呢?
有时候一些大善知识就对我们稍微好一点,我心里都很惭愧。因为他宝贵的时间、宝贵的精力,你占用后如果不泛泡就没了,那你不是罪过嘛。
我们对善知识要求见,你求见了你要发愿啊。
在善知识的这个生命的因缘当中,我出现在里面,他的光明照耀过我,向我致以微笑的灌顶,我何以为报呢?
我如果做一个普通的人,那我不足以为报的呀。
世间的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佛教的恩用什么报?实际上就是令佛法不绝,令佛法不要绝掉。
那你就要去普度众生,你不“普”,你没有普及面它就没有高度。
佛法不“普”,高僧他就不会出来的。
就是因为普及地弘扬弘扬,大家善根不停地成熟出来,才会有量啊。
你不普你怎么可能有量?你没有量的话,那隐没得就很快的。
所以佛陀就讲到,说“菩萨初发心,鱼子庵摩罗”。初发心的菩萨要数量很大很大很大。就像那个鱼子的量是很大的,虽然它成功率很少,但是它只要数量大,它就能繁衍,它是拼量大的,尤其在娑婆世界。
【END】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