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跟我们讲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永远去忆念?

2022-11-18 06:5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每一次忆念师父讲的话

都会得到修行的指导



图片




师父跟我们讲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永远去忆念?


因为我们每一次忆念,都会得到修行的指导。尤其是有修有证的成就者的金刚语是超时空的,我们什么时候想到,都会得到加持,都会让心向于道。即便这个时候还是攀缘心,但攀缘于道也是清净的,这属于修行的一种前方便,这是圣言量的引导、法的引导。


像我师父他们这些从艰难时期走过来的老一辈修行者,不单单教理通达,他们修习佛法精进勇猛,都是得法受用的人。所以,他可以代替十方诸佛来教导我们,可以无误地解读佛陀的经典,可以为我们现前证明西天东土祖祖相传、天下成就者真实的功德。


师父不管行住坐卧,都是安住在他的受用境当中的。师父有一次对我讲到,“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我什么时候想到师父讲的这一句话,汗毛都会竖起来的。前天到华严塔打坐,想起师父讲的“陇上风即是谷中风”,一想起这句话,身心就会得到加持。


师父还说到,我们修行人修到后来可以六根互用。一个人不仅可以照见五蕴皆空,证得四大非有,甚至在现量的时候,六根就可以互用,这就打破了这个世间的物理常识。



图片



师父有一次给我们表法,他说,“惭愧啊,我们的修行还是不够精进,如果我们精进的话,这个大殿都能把它翻过来”。玉琳国师的师弟就可以做到,他给师父洗尿壶,可以把那个陶瓷的尿壶翻过来洗。


一个修行人可以让大家在小中见大,大中入小,大小无碍。如果念佛成就,你到极乐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任意所看、应念所现。


极乐世界哪里来的?都是阿弥陀佛累劫修行出的功德啊,佛的功德可以超越我们众生这个业力的投射。我们所谓的物理规律是什么?实际上是人道对应的业力所呈现的。


我们现在觉得自己坐在一个被称为“法堂”的房子里,但对于鬼道众生来说,四周的墙壁是没有障碍的,既障不了它的身,也障不了它的眼。我们觉得有个房子可以遮风避雨,但对它们来说,四大身是很微细的,业风一吹来就不安定了,所以它们就是来法堂听法也是飘移的,有时候可以听得到,但要想努力地静下来听非常难,一打妄想、一昏沉,就随着业风飘走,不在这个空间了。



图片



我们有时候也很像鬼道众生,我们刚学佛,烦恼心还很重,不是落于散乱,就是落于昏沉。散乱的时候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昏沉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内心嫉妒嗔恨的时候,师父讲的法早就忘掉了,别人给我一个眼神、说我一句话,让我不如意了,贪嗔嫉妒念念增上,修罗心炽盛得不得了。一念修罗心起,就会感召法界里修罗的力量,感召自己生生世世修罗的力量跟自己联网。一念不好的心,法界里面相应的恶业,就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师父讲了这句话,“修行犹如守禁城”。修行就好像在守着皇宫这个禁城一样,眨眼都要换班的,左眨一下,右眼还要看着,不能懈怠,不能把一个飞贼、一个刺客,轻易地从你这个御林军手下放过去。


师父告诉我们的这些,都是要去回味的。修行就是这个,你不能嫌啰嗦,我们念佛也没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啰嗦吧。成就者修行的法语,这是提醒我们回归正觉,叫“一番提醒一番新”,这也是师父讲的。我们为什么念念不间断?因为只要反复思维,念念就是“一番提醒一番新”。



图片


【思源】


听经闻法不仅仅要不厌其烦,还要乐此不疲。讲法者不能有疲厌心,所以叫“乐说无碍”,这是讲法者的一种大悲心;我们听法者更是要乐此不疲,这是我们佛弟子的一种瑞相,是一种精进心。佛弟子应当要精进,得人身了,又得佛法了,再不精进,阎王爷都不会放过我们的。


只要我们是佛弟子,就要以法来滋养生命。法从哪里来?法从师父这里来。不仅我们作为佛弟子、作为出家人的身份来自师父,我们每天修行,每天念佛念法念僧,这所有利乐的源泉也都来自于师父。所以,我们就法尔如是地,什么时候要想修行了,那师父的法语、教导一定就会现前。我们一起怀念师父、怀念师父讲过的话,这就是佛法真实的内容。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能够这样做,下一刻发生的一定是美好的事情


注意!任何一个“漏洞”,众生都会继续轮回


柔性管理






相关文章
· 一百分钟与一位耄耋老人的璀璨人生〡悟公上人纪念日
· 跨越百年时光,与一位高僧温暖相遇 | 人物纪录片《觉岸》精美合集
· 我在心底的每一次呼唤,都必然得到您无碍的回应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三)
· 何处没有文殊菩萨?
· 【妙法堂记要】慧日寺最核心的修持
· 无论什么时候想到他、看到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功德力都是圆满周遍的
· 不做“卷心人”|内圣助你走出“内卷”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32)
· 面对任何打扰,提醒自己不要上当
· 原创手绘漫画 | 极乐世界的莲花,你会种吗?
· 修行的瑞相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二)
· 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妙法堂记要】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冬季进补,牢记养生三原则,吃“三种菜”,健康入冬
· 迷失的人,生命是被消费的状态,处处执着,处处沦陷
· 与心对话|心净国土净
· 他是禅宗五祖,创立禅宗东山法门〡弘忍大师纪念日
· 他的话,每一次忆念都会得到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