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想到他、看到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功德力都是圆满周遍的

2022-11-17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对于我们来说

他就是真实地代表着三宝




图片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语境,叫昆山之玉,近看看不到它的特别之处,远看满是霞光玉气。我师父他老人家也是这样的,靠近了看,很多人看到的好像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是随着时空的距离逐渐拉长,当我们用恭敬心去忆念的时候,师父的功德反而会在这个虔诚的心灵上呈现出来。


我们做居士的时候,要亲近这些长老是非常难的。所以后来我给师父做侍者时,就觉得师父是属于众生的,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就尽量不去阻挡别人。比如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会弱弱地说一声:大家都是师父的徒弟啊,师父要吃饭了,请你们也回避一下。因为师父纵使年纪很大了,还是每天领众做早课,所以有时候下午吃过饭之后,会请师父休息一下。但平时我们尽量是不阻挡的,因为众生见到师父都会有极大的利益。


就像有一位比丘尼,她出家前到大佛寺去旅游,中午之后,大佛寺空荡荡的,她就在寺院里左看看右看看,结果看到一个房间的门开着,走进去之后,看到我们师父一个人坐在里面。这个初中刚毕业的小姑娘当时看到师父就泪流不止,她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位老和尚就会流泪。看到她这个样子,师父就安慰她:“念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


就像我见到静慧法师一样,也会流泪,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慢慢地才有点明白,一个高僧大德的功德积淀得非常深厚,我们凡夫的眼根触及到他的时候,泪水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好像热气遇到冰清玉洁的气会凝结成露水一样,甚至在大冰块面前哈出的气都会变成白色的一样。那个小女孩当天就莫名其妙地皈依了,读书期间也常去看望师父。毕业后她来五台山朝山,就留下来出家了。



图片



师父不仅对人是这样,师父看到一只狗、一只青蛙、一只老鼠、一条蛇……都会停下来静静地给它们念三皈依,就是这样不舍一个众生。


并且我们两个做侍者的年轻人竟然熬不过一位老师父,师父从早上四点到晚上九、十点都在忙各种事物,这是师父他老人家戒定慧的功德。当然,如果师父累的时候,或者四大有一点微恙的时候,我们肯定会非常细致地守护好。


还有另外一种心情,就是师父预知时至,慢慢地有一点透露消息的时候,我们不敢往那方面想,就更加祈请师父长久住世,也会讲述一些高寿的高僧给他听,希望他老人家能打消这个念头。但是师父说,佛陀八十岁就走了,把自己百分之二十的寿命给了所有的佛弟子,他说我也应当这样,我都八十几岁了,我也把我的福报给你们。实际上师父越是这样说,作为弟子,就越害怕这一天的来临。



图片



虽然在最后的时光,我放下万缘到师父身边陪了他四天,白天晚上都亲近在师父身边,这四天师父精神矍铄,身体没有病恙,但是最后师父走的那一天,我不在他身边。


为什么所有佛的大弟子都会在佛前入灭?这就是他们的一种心痛,不愿意看到佛陀入灭,没办法去承受那种痛,宁愿自己先走。甚至前面几尊佛一入灭,所有的弟子都入灭,全部跟着佛陀走了。所以释迦佛陀才要嘱托弟子们:你们不能走,接班人没有培养起来之前是不可以离开的,一定要发愿要正法住世,延续佛法。


图片



那时候即便师父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也有弟子不敢去看。他们说,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在我们的记忆里,修行中的师父是微笑着、慈悲地给我们开示的,是有着鲜活的生活场景的,我怕师父圆寂的印象落到心里,会淡化过去跟师父在一起生活的场景。


这一点,我是非常能够理解的,所以我到现在也不敢亲自写有关师父圆寂的文字,只敢口述,我怕写了之后,这种记忆会被淡化。也是因为有了这一点,我们的生命跟师父还是在一起的。


一位得道高僧,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想到他、看到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功德力都是圆满周遍的。所以,为什么高僧大德可以代表佛给我们传戒?可以给我们解释佛法的真谛?对于我们来说,他就是真实地代表着三宝。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若频道不对,我们还怎么得度?


深信因果⑤|要转变命运就要转变自己


修行改变命运





相关文章
· 不做“卷心人”|内圣助你走出“内卷”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32)
· 面对任何打扰,提醒自己不要上当
· 原创手绘漫画 | 极乐世界的莲花,你会种吗?
· 修行的瑞相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二)
· 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妙法堂记要】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冬季进补,牢记养生三原则,吃“三种菜”,健康入冬
· 迷失的人,生命是被消费的状态,处处执着,处处沦陷
· 与心对话|心净国土净
· 他是禅宗五祖,创立禅宗东山法门〡弘忍大师纪念日
· 他的话,每一次忆念都会得到加持
· 传奇 |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 想要证得殊胜的道果,一定先要做到这一点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一)
· 修行人处处要呈现出功德相
· 【妙法堂记要】法脉传承的重要性
· 注意!任何一个“漏洞”,众生都会继续轮回
· 大修行人们的落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