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IQINGLIANG
佛门里吃饭也是一堂功课
在佛门里,我们处处要表现出佛弟子的修行。我们哪怕吃饭的时候,也是一堂功课,也要具足威仪。
从动作上,碗要端好,龙含珠、凤点头做到位;从心态上,要“三匙有节”、“五观无违”,有“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我愿成佛道”的心,有“食存五观”的状态,不能放逸。
三匙有节
匙初:愿断一切恶。
匙二:愿修一切善。
匙三:誓度一切众生,我愿成佛道。
五观无违
(一)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 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心归正觉,具足惭愧
我们现在所享的福,是佛陀用祂二十岁的生命赐给我们的,虽然现前的是十方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实际上也是佛陀的福报、威德力所感召的,肯定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所以大家每天要有一种惭愧心,这样在修行上也会越来越进步。
每天都要努力心归正觉,天台宗说三谛、三观,要具足空观、假观、中观,因此,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是尊重世间种种因缘的,于世间因缘中说诸法空相,却不坏世间因缘。
我们的六根和六尘是稀有的因缘,当舌根触到这些饭菜的时候,正觉是可以现前的,而且饭菜的色香美味是可以观想供佛的。广大的资粮就都储存在八识田里了,作施食观想的时候,观一分、两分,众生都会得到。轮回的世界是有漏的,同时也是因缘法,我们观想的水、大米饭,众生是可以吃到的。
呈现出修行的功德相
我们要知道自己是来修行的,不是来养尊处优的,不是来壮大“我执”的。我们喜欢这里,所以来到了寺院,但是修行是要把“我执”放松下来,要把“我”这个主观打破的。
我们想来三宝地做义工、做功德是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慢慢能够回光返照,能管理自己。我执要越来越小,恭敬心要越来越强,甚至要会忍辱,这样就能呈现出修行的功德相了。
我执越来越小,
恭敬心越来越强,
甚至会忍辱,
这就是修行的功德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