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如理如法地修行,
文殊菩萨的刹土当下就在,
乃至十方诸佛、贤劫千佛当下都在。
修行有了这样的信心,
心就会越来越稳,
越来越如如不动。
01
不分别、不思量、不思虑
我师父说修行人叫“不动尊”,心不动了才“尊”;《华严经》里面也讲到,“若不于此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我们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文字并不多,着重讲的也是这个,要能够“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能不分别、不思量、不思虑。
我们汉传佛教早课,上来第一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首楞严”就是究竟坚固,这是世间所没有的。世间都是生灭无常的,而觉悟的菩提体性如金刚一般,究竟坚固,度一切苦厄。我们每天念到这一句,心要与之相应。我们一定要天天去思悟,念佛忆佛、忆佛念佛……这样就是靠近真实智慧,就是靠近解脱、靠近彼岸。
一方面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一方面好像还有机会,所以我们每天要珍惜着,属于你的时间,一旦错过将不会再来,我们要把它最高效率地转化为修行。
02
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以前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我在帮师父写皈依证,师父看我那个字好像还凑合,师父鼓励说,“出家人把字写好还是很重要的”。但我平时并不会把时间消耗在这方面,这一点,师父也是认可的。
很神奇,很多人也都发现,虽然我们出家人没有去研究书法,但我们的经书都是繁体字,都是古来大家所抄写,寺院里都是顶级书法家的作品;虽然我们没有去研究音乐,但我们的梵呗就是音乐,我们也是天天陶冶在音乐里……寺院里触目所见都是艺术,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久了,艺术美感自然也不会差。
相反,如果仅仅执着在表面功夫上,没有了悟佛法最不共的、不生不灭的究竟智慧,不能亲证道果,那只会增加我执。修行人说“但得其本,不愁其末”,如果得到这个“本”了,各方面美的流露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果我们开了智慧,得佛法受用了,以后就能够住持三宝、自利利他,就能分灯无数,灯灯续焰,续佛慧命。那个时候,音乐、绘画、书法……以五明为方便随顺世间(五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声明、因明),结众生缘,化导众生,这都是功德。
END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