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就在

2022-11-18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以前给师父做侍者时,别人都来请师父的书法,独我不敢。

 

师父太辛苦了,师父的身体是最重要的,他能够在人世间是我们所有法界众生的福报,我们作为弟子不敢以私心占用师父的时间,不敢给师父增加一丝的劳累。所以我虽然在师父身边待了那么多年,但没有几幅师父的书法。

 

图片

悟公上人写字


面对圣境,你不敢有低劣、散漫的心。那时候每次去见师父,我都会把衣服整好,心态放好,再打坐一会儿,尤其一定会拿好念珠。偶尔没拿,师父的眼睛就会看过来,“念珠呢?”

 

徒弟的状态怎么样,精气神好不好,念头有没有在道上,丝丝毫毫师父都会关注。乃至更深层的,你跟什么有缘他都知道。这就是亲近大德高僧的好处。


图片

悟公上人墨宝


师父的一句话,作为弟子的会受用不尽。有一次,师父他老人家看着我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师父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我就记在心里,一直揣摩。后来才慢慢懂得,报身佛就是在正定聚中,没有不定的时候。


图片


图片

我以前也讲到过,那时陪师父坐车,车启动了,景物在移动,但师父的眼神是不动的。我们赞美阿弥陀佛是“绀目澄清四大海”,在我心里,师父的眼睛就如弥陀,如如不动又清澈深广。在师父的眼睛里可以看到阿弥陀佛的眼神,这就是他老人家一生修行的境界。


图片

悟公上人在五台山


图片

传喜法师与寂度老和尚


高僧大德之间见面,有时就是用眼睛说话的。那一年在五台山,师父跟寂度老和尚相见,我师父讲的是宁波话,寂老讲的是四川话,两个人往那一安住,不用语言交流,就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眼里安然如虚空。什么也不用说,就知道彼此修行在什么境界了。


我师父圆寂前还在跟我讲,“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其实这一真法界的境界他早就彻证了。所以我们作为弟子跟在师父身边,为什么要闻思教法?你不闻思就不能解读师父,就不知道你的师父功德有多深厚。


图片


图片

我师父在圆寂前的三天曾经讲了一句话,他说这个世界好还是不好,决定于我们的看法。


我对这句话印象很深,每次听到的时候,还是在脑子里给理由铺垫,想要理解师父的这句话。


如果你把这轮回世界的一切

都变成佛法对自己的鞭策,

那苦难也是一种加持。

对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你还是会把他当成善知识的

——“这是善知识来加持我的呀,

我对轮回的出离不够,

我对轮回的业力认识不清,

我对五浊恶世的认识不深刻。”


如果你能这样理解的话,

那纵使像那段艰难岁月

这么重大的事件,

对于一个真正的功夫深厚的修行人,

还是会把它转为道用。

由于我的看法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苦。

图片


这样,我们上人才能在游街的时候念阿弥陀佛,说所有听过的人都能种下善根;在批斗会上还默默地想着,我成佛的时候首先把你们度掉。别人在声色俱厉地批斗他,老和尚却琢磨啥?你们跟我有缘,我明朝成佛,再来度你们。


如果你的智慧不到,

别人对你的宠爱,

对你的赞美礼敬,

就会成为你的堕落之缘;

当你的修行、智慧足够高时,

逆境都可以成为你的增上缘。


图片


图片

所以,时间越长,我的感受就越强烈——我的师父,他真的是无尽的宝藏!我们作为三宝弟子,就要常常地念佛念法念僧,念这样的高僧大德。你在“念”,你就是无碍地与他们在一起。


图片


什么是圆寂?也就是师父和有信心的弟子永远在一起,没有信心的人以为师父走了,其实是他自己没福报。一个已经成就了的、证悟了法身境界的高僧大德,他是无来无去的,是周遍一切的。只要你心里想到,他就在你的头顶之上。


比如此时,他就在。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妙法堂记要】修行,是以赚大钱的心吗
· “一起念佛”,这声付嘱永远回响在我们的心头
· 师父跟我们讲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永远去忆念?
· 一百分钟与一位耄耋老人的璀璨人生〡悟公上人纪念日
· 跨越百年时光,与一位高僧温暖相遇 | 人物纪录片《觉岸》精美合集
· 我在心底的每一次呼唤,都必然得到您无碍的回应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三)
· 何处没有文殊菩萨?
· 【妙法堂记要】慧日寺最核心的修持
· 无论什么时候想到他、看到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功德力都是圆满周遍的
· 不做“卷心人”|内圣助你走出“内卷”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32)
· 面对任何打扰,提醒自己不要上当
· 原创手绘漫画 | 极乐世界的莲花,你会种吗?
· 修行的瑞相
· 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二)
· 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妙法堂记要】道果那么殊胜,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证
· 冬季进补,牢记养生三原则,吃“三种菜”,健康入冬
· 迷失的人,生命是被消费的状态,处处执着,处处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