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个的去掉错误概念后,般若空性智慧就会现前

2023-02-09 06:4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佛陀是圆满的

结佛法的缘分,建念佛的习惯



图片



我们正在轮回模式中,

但解脱模式同时也存在,

你相信吗?


我们正在娑婆世界闻思佛法,

但极乐世界的人也正在经行、闻法、禅定,

你相信吗?



一个人眼界高了,就能相信了;学佛了,就知道轮回与解脱是人天宇宙的真理。但是,学习起来是不容易的。


有些人对“剃度出家”有一种伤心的感觉,非佛门中人确实很难理解出家的意义。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轮回,什么是恶业。一个觉悟者来到这个世界,能不迷或者保持强烈的修行习惯,纵使天下人都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他一旦遇到了便会珍惜,甚至会超过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过去的善根没有被埋没掉的一种相。


所以,哪怕是极乐世界的众生,此时此刻也在念佛念法念僧。比如,你在仰光大金塔散步,或者在菩提伽耶的正觉塔转绕,还是念佛念法念僧。不过,那个念佛念法念僧随着你体验到的修证境界的层次而不同,从名字的念到概念的念,到有修证体验的念,一直到超出“我”、“我所”,超出了对立,入不二的三昧耶念。三昧耶里还有更甚深的三昧耶,从世间三昧到出世间三昧,从耽空的三昧到比较圆满的三昧。


如果这个娑婆世界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它的苦难会让人想要寻找苦难的原因。如果寻到离苦得乐之道,那它一定是这个世界最壮美的事情。



图片



三宝在世间就是救苦救难的。我师父常说“卧也自在,坐也自在,一切自在”、“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他知道自己是随时能跑掉的,却还是留了下来,就像他劝静慧老法师一样。静慧老法师修到三十几岁就已经成就念佛三昧,生死自在,可以“说走就走”了,但我师父劝他留下来,多结一点众生缘,多度一点众生,师父他老人家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皈依三宝是这个世间神圣的事情,因为皈依三宝就能解脱了。作为三宝弟子,我们通过闻思修而明白道理之后,就会知道诸佛菩萨是真实不虚的,唯有轮回最是无稽之谈。如果不明白道理,我执很坚固,轮回很坚固,诸佛的国土也看不到的。


实际上我们想一想,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一个主观设定,怎么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呢?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轮回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我们每个个体不也是这么荒唐吗?你来这个世界,收到邀请书了吗?父母亲是自己定制的吗?人生之路是自己选择的吗?我们对世界的那一点点认知的概念充满了心胸,这些错误的见地足以障泰山。



图片



当我们把这些错误的概念一个一个拿掉的时候,般若空性智慧就会现前。《心经》里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实际上这就是高度总结。


但佛菩萨对我们的操心是特别细碎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简略了一下,如果更具体的话,就是: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但是我们哪一个能空呢?哪一个都是我们的“手铐”啊!而且它的钥匙孔已经生锈很久了,佛菩萨的金钥匙能把我们捅醒吗?



图片



经典告诉我们,死亡是最容易接近证悟的时刻,但是我们在那个时刻能遇到佛法吗?活着的时候遇到佛法了,却是最皮糙肉厚的时候,是身体特别好、气脉很旺的时候,把心性掩盖得那么密不透风。


这就是一个矛盾体。身体不好的时候,听不到佛法;身体好的时候,听到了佛法,却没有感觉。如果你正在四大分解,听到这些法就会特别受用,当业报堆积的这个色身层层剥落之后,乳白色的神识、微细的业报开始飘浮出来,接受诸佛灌顶,莲花托体,光明满身,往生净土。这一刹那,就是生命最伟大之处。


佛陀是圆满的,只要我们结了佛法的缘分,建立了念佛的习惯,当四大瓦解、临命终时,我们能够念阿弥陀佛,佛的威德力就会现前,极乐圣境昭示目前,我们要对此坚定不疑。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想要踏上更好的台阶,就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既然苦是娑婆世界的常态,那就要苦得有价值


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最究竟的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小小的一个念头却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 《童蒙止观》〡修学止观的十个要点
· 这五花大绑,要由你亲自解开
· 珍爱当下的修行生活
· 谈谈修行中闭关和住山等话题
· 象王恭敬出家相
· 天上现出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妙法堂记要】天上幻化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高人做事,都要先拿捏分寸
· 佛子心声 | 我和师父的故事
· 披上最坚硬的人生铠甲
· 贤空法师:一天会过,天天会过
· 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 我们在这里修行,在这里解脱
· 三宝和我们生命的关系
· 百丈怀海禅师圆寂纪念日|| 发人深省的百丈警训
· 问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 缅怀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
· “出生死中最为第一”之法
· 《童蒙止观》〡智者大师为家兄转运改命而说此书
· 一代宗师星云大师度生圆满,世寿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