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就是道场,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

2022-08-24 06:43: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家庭

道场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

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家庭是道场这个理念,希望我们各位在家菩萨,首先要认真思考,然后要认真落实,真正把自己的家庭当作是道场,其意义非常重大。这种理念,也就是过去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佛化家庭”。


我们现在提出社会要现代化、家庭要现代化,我觉得家庭的现代化虽然必要,家庭的佛化更加重要。只有家庭佛化了,家庭的现代化才能真正给我们人生带来便捷与幸福。


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修养,欲壑难填啊。不管怎么现代化,总觉得不满足,一个人对于修行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对于事业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对于奉献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如果对于个人的私欲永不满足,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坏事。欲壑难填,贪心永难满足,那就意味着人生的堕落,不是意味着人生的升华。因为精神空虚,总想用物质来填补,实际上精神的空虚用物质永远也填不满。精神的空虚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资粮,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献的精神来填补。



图片



家庭是道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家庭这个道场呢?家庭是道场有些什么原则呢?我能奉献给各位的,还是那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做人的八字方针怎样去落实?


所谓信仰,就是正信佛法僧三宝。有信仰的人最快乐,有信仰的人最幸福,有信仰的人最安详。因果,守持五戒就是最大的因果。


五戒就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础,五戒就是所有道德的基础,更是因果理论的基础。良心,就是要修十善。以十善法来庄严身心,以十善法来庄严家庭这个道场。道德,就是要行八正道。八正道是最高的道德要求。最高的一定可以包含最基础的部分。在家庭中修八正道,那就是初步的道德要求。从初步到究竟,八正道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道德圆满的道路。



图片



做事的八字方针怎样去落实?


感恩,是报四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三宝恩。


包容,是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能有慈悲喜舍的精神,还有什么包容不了呢?能够包容就有和谐,能够包容就没有你我他。


分享,是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以四摄的精神来落实分享的理念,就能将分享落到实处。


结缘,就是结四缘。所谓广结人缘,广结善缘,广结法缘,广结佛缘。这四缘,是成就一切善法的大因缘,是成就一切有利于社会大众事业的大因缘,是完善人生修养的大因缘,更是成佛作祖的大因缘。



图片



把家庭当作道场,就是在家庭中落实生活禅的理念。觉悟人生,所以我们要具备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理念;奉献人生,所以我们要具备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理念。我所提倡的生活禅,是佛法的整体,是修行的根本法门,是佛法在现代社会发挥和谐社会、安定社会、关怀社会、奉献社会最好的一种实践。


把家庭当作道场,对于我们广大在家居士来说,是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我们每一位居士,能把家庭当作道场了,能把全家的人都佛化了,那就是最大的修行,那就是最大的功德。怎么样才能把全家的人都佛化了呢?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落实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这二八方针,首先不是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自己要有一种主动的承担精神,主动的奉献精神,主动的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这种主动,自然就能够在家庭中造成一种良好的、清净的、修道的氛围,一种清净的生活氛围。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光目救母的故事||《地藏菩萨传》(第33回)


最美好的礼物,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相关文章
· 转凡成圣,这一辈子就可以决定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九)
· 我们的障碍来自哪里?
· 难以测度丨地藏菩萨传(二)
· 咒语,怎么念才灵?
· 过目增福 —— 佛陀的微笑
· 【茶香慧日寺】戒律是一种“契约”
· 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 自力与他力
· 稳解脱的法宝,守住别丢
· 佛门龙象从哪里起步?
· 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 佛陀也环保:关爱自然,从心入手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
·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 星云大师:能克制自己 过于胜他人
·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告诉你一个人见人爱、开心幸福的口诀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
· 未来的弥勒佛丨弥勒菩萨传(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