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轻安是什么感觉

2022-05-12 00:05: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禅有种种的表现方式,有种种特征。昨天讲了放松,放松既是禅的特征,也是禅的要求。还有一个佛经常讲的词语:轻安。轻安也是禅的特征,是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定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百法当中,有十一个善法,轻安就是十一个善法中的一种。轻安的反面就是昏沉。 


轻安指心的轻安和身的轻安。身体柔软、健康、轻便、有定相,这些都是轻安的表现。心的轻安,贪嗔痴的烦恼比较淡化、思虑比较少、放逸比较少、掉举比较少,也就是说,一切妨碍修禅的负面的心理活动比较少,这些都是轻安在精神方面的表现形式。  


图片





轻安表现为行为,比如说走路很轻便,所谓行如风。走路就像一阵风一样,轻飘飘地就过去了,甚至从人身边擦肩而过,对方都感觉不到有人从身边过去。不是像一位年迈的人那样,走起路来踢哩踏啦。 


一切动作很轻,放碗筷会很轻,放一切物件会很轻,关门会很轻,开门同样都是轻轻地。自觉做到不要让噪音干扰别人,不要让噪音破坏了宁静的气氛。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声音很低、很柔软、很和善,这些都是轻安表现在言行上的一些方式。 


轻安也表现在身体健康方面,比如说喘气比较微弱缓慢,呼吸比较缓慢,所谓绵绵密密、若存若亡,不咳嗽,不发烧,不发冷,不耳鸣,这些都是轻安的表现。因为在佛门,有一句常用的话,常用的礼貌的问候语言“四大轻安”四大者,地水火风。我们身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我们身体内部,结构合理,分配均匀,不会是四大不调和。四大有一大不调和了就会生病。四大调和了,就轻安了,就少病少恼。所以在修禅的时候,如何做到身心轻安,或者说四大轻安,这是修禅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效果的一种检验的标准。  


有的人无明火很大,看起来他平常也很用功夫,打坐、上殿,看着是很讲修行,但是无明火大,这就说明修行和自己的身心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心行为的某些负面的东西,不是说在身口意三业之外还有什么可修。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的过程就是获得轻安的过程。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让人有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表现。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就是从修行人获得轻安的程度而言。  


图片

左一为净慧长老 中间虚云长老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三年时间。每天看到老和尚的生活起居,作息饮食,都是非常有规律。每天洗脸的动作天天是那个样,不会改变。每天洗脸都是那几把,都是那一点儿水,都是那几个固定的动作。而且洗脸是一个小脸盆,不会把水溅在地上。从那些很微细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个禅者生活的艺术化。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洗脸,洗完脸就打坐,每天都是那个样,生活的规律不会乱,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天的生活好像是刻了板一样,必须有秩序地完成那几件事情。 


生活越简单,我们的心地就会越单纯;心地越单纯,获得轻安的机会就越多。凡是生活很乱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粗气浮的人。心粗气浮的人肯定与轻安没有缘,轻安是和那些生活有规律、很文静、很和畅、很柔顺的人有缘。 


老和尚走起路来,尽管他那么大年纪,穿的鞋并不是很合脚,但是他走路鞋不会拖地出声,不会有响声。脚总是能够抬起来,轻抬脚,轻放脚,不会使鞋拖地。 


鞋在地下拖,一个是有声音,一个是鞋容易破损,最重要的还有一条,如果你脚下踩到蚂蚁的话,你轻抬轻放,蚂蚁踩不死,你要是鞋在地面拖一下,蚂蚁肯定会被拖死了。所以举足下足,直接地对于我们爱护生命、培养慈悲心,也是一种修养,一种修行。 


老和尚吃饭,每餐定量,不会这一餐多吃一点儿,下一餐少吃一点儿。只要他身体健康,身体正常,进食是定量的。进食定量也对于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因为我们消化系统的功能,每天能够有多大的工作量,随着年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也在变化。所以每天适量地进食,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不是说越吃得多就越好。因为吃得多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得了。吸收不了,徒然造成肠胃的负担,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从老和尚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禅者的那种轻安的生活心态、生活艺术。他作为一个老人,穿的衣服补了很多补丁,算得上是百衲衣,但是衲衣也是干干净净的,不会像有些老人,吃饭把饭粒掉在身上,把菜汤滴在身上,长衫的前襟就像是炸油条的人的围腰布一样,满是汤水的痕迹。 


虚云老和尚干干净净的,清清爽爽的,一件百衲衣衬托那一缕银须,真是仙风道骨、和蔼可亲。尽管老和尚一天也不会笑一下,但是走到他身边还是如坐春风。 


一个禅者他的慈悲心,是从他整个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来的。从他的面部的表情,从他的眼神,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着慈悲、充满着轻安、充满着禅悦法喜。 


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修行的人,看到一些老和尚的像,就要仔细去观察,观察他的衣服是怎样,手的姿势是怎么样,面部表情又怎么样。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大德长老们的内心世界,长老们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势,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图片


学禅要有一种柔顺的心态,使自己的身和心,每天都在轻安中度过。轻安是禅定的一种表现。轻安不仅仅是一种世间相,不仅仅是一种有漏法,轻安也通无漏法。轻安而不著相,那就通无漏法了。在开始练习轻安的时候,可能会要著相;做得运用自如了,就不会著相,一切都顺其自然,不求轻安而自轻安,那个时候就是一种无漏善法。这种无漏善法,有助于我们获得无漏的禅定。 


我们修禅,一定要从生活当中许多具体的生活要求着手。在我们一些年轻人当中,总是有一种心粗气浮的表现。开门咣一下,关门咣一下,不管是有人还是没有人,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门的响声会不会把别人吵醒了,没有这些想法,只图自己的方便。 


修禅,从生活上来讲,首先是要克服那种心粗气浮的习气毛病。斋堂里吃饭,放碗筷,轻轻地放,碗筷不要有声响。


行堂收碗筷,轻轻地,不要把碗磕破了,不要有噪音。干活的时候尽管有许多人在一起,也要寡言少语,照顾自己的功夫,修行才能够时时都在修,时时有进步。 


不是说到禅堂里坐下来止静的时候才是修,如果生活中放逸,到禅堂里坐下来也修不了,眼睛还是在东张西望,心里还是在打妄想,一点儿轻安都没有,一点儿受用都没有。 


图片


修行是一种生活,要把它当作是家常便饭,一刻都不能够离开,一刻都不能够放松。一刻都不要放松,也不是要我们就紧张起来,紧张也不行。紧张了,它与轻安不相干。又不要放逸,又不要紧张,一切都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我说的生活禅,实际上有几个人做得到啊!最简单不过的生活中的小事情,生活中起码的要求,做起来都千难万难。


因为要在生活中调整我们某些不符合禅修要求的负面习惯,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生活中的那些负面的习惯,不好的习惯,自己习以为常,每天都是在重复那些不好的习惯,自己并没有感觉有什么欠缺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几个字,这两句话,说得滚瓜烂熟,做起来格格不入。我想,我们僧俗二众,有缘在一起共修,都要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养成像禅者那样的风度、禅者那样的轻安、禅者那样的喜悦,这样才能够慢慢与禅相应。

(2010年1月3日晚)  

 

图片
图片

修行,不要抬杠

图片

你的修学越如法,护法的力量就越大


图片

有一种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图片

别让心太匆忙,忽略了满眼的春光

图片

百年菩提,行愿无尽|禅宗尊宿本焕长老圆寂纪念日

图片

珍惜这些“看似很平常”


图片

我们一起,分担这份恐惧和孤独


图片

此刻的平凡,有意义吗?

图片

石佛之缘:中国早期石雕造像欣赏之二

图片

此刻,你就是宗亲眷属的救护处

图片

要破“我执”,先破“我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灵峰宗论》讲记合集 {精美版}
· 【修福要诀】深厚的福德、祖荫来自哪儿?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五)
· 佛教是有生命主线的
· 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保持这个特色
· 是依明师?还是依名师
· 想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吗?这里有秘诀
· 你是否已找到,那个心中的阿兰若处 ?
· 把清澈的水观想供佛,都是很大福报
· 如果你发现内心充满杂草
· 如果你发现内心充满杂草
· 珍惜如黄金般的传承
· 感恩!请佛陀降生在你心中的蓝毗尼园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四)
· 一而三,三而一
· 禅定与咒语
· 生命最美的开端——慧日禅寺恭迎佛陀圣诞
· 虚云老和尚:这一领大衣珍惜了吗
·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天天空耗时光
· 这份深爱,不负如来不负卿